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下午散步時,看到一些媽媽扎堆討論自己的孩子,有的說自家的孩子不聽話,別人有什么就要什么,還得馬上買,不買就鬧得家中不安寧,活脫脫一個小皇帝。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還是家長,家長因為心疼孩子,見不得孩子傷心,也見不得自己的孩子比不過別人的孩子,就對孩子百依百順,這樣就縱容了孩子的壞脾氣。
但我的女兒卻極少有這種現象。雖然女兒年紀小,她也會像其他小孩一樣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可她不吵鬧,能聽我講道理。
那天,女兒非常想吃糖,要我馬上去買,央求道:“好媽媽,我只吃一顆,一顆水果糖就好了!”我說天晚了,如果她能等到明天再吃,那我不僅給她買糖,還會為她買一只會呱呱叫的小鴨。女兒控制了自己的欲望,乖乖地等到第二天再吃糖。后來,為了保護她的牙齒,我規定她一天只吃三顆糖,如果哪天多吃了一顆,第二天就不準再吃了。當女兒違反規定后,我堅決做到不妥協,還讓她看看我壞掉的牙齒,跟她講道理。后來,我多次看到女兒偷偷地拿出糖罐里的糖,但她看看、聞聞后又會放進去。她知道,如果自己等不及,今天多吃了一顆糖,那么明天的糖果就沒了。
在玩牌時,她常輸。看到她輸得眼睛里含著淚,撅著小嘴,發脾氣地扔牌,我有時候想讓讓她算了,她不過是個小孩嘛!可我轉念一想,越是她蠻不講理的時候,我越得堅持住。我說:“還想不想玩?不想玩就算了,玩牌就是有輸有贏,贏得起也要輸得起!”看到她輸得太多了,我會偷偷地讓一下她,這時她就非常高興,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樣讓孩子先輸后贏更能讓她獲得滿足,只不過是讓她先等一會兒。孩子有了輸的經驗,在跟別的小朋友玩時,能經得起挫折,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態。
孩子小時候就養成能等待、能控制的好習慣,這會讓孩子受益一生。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只滿足孩子一時的需求,而應該通過引導讓孩子相信:明天的糖果會更甜美。(王婷英)
下一篇:好爸爸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爸爸愛孩子要主動表達出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