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從4歲開始對孩子嚴格一點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12-25

閱讀 :323

  孩子一歲時,搶小朋友的玩具,因為他以為凡是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兩歲時,他不肯讓別人玩他的小車,因為他不懂分享;三歲時,他常把“不”掛在嘴邊,因為他要自己“做主”。我們明白孩子的發展規律,所以我們給他一個寬松的環境,等他慢慢長大。不過到了四歲,雖然仍然有些事情是情理之中的,但在理解的同時,也該開始設立更嚴格的規則,讓他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不可以。

  我們普遍認為美國人對孩子更寬松,但最近《PARENTS》雜志所做的一次獨家調查中,80%的受訪者認為現在的父母對孩子過于放任自流,40%的人希望自己還能管得更“緊”一點。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告訴他一些規則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他,比如洗澡時好好坐在浴缸里,不能站起來;吃飯時不能亂跑……那么等他大一些,這些將成為無需申明也必須堅守的規矩。

  1歲時孩子打人我們可以解釋為他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感受,4歲時再出現打人行為將成為決不許可的錯誤。更嚴格的行為規則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多。

  我們對孩子已經越來越理解和尊重,對他們的態度越來越寬容和開通。我們不再為孩子決定一切,而是為他們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當他們淘氣時,我們克制自己爆發的沖動,努力解釋他們行為背后的原因;一旦他們不能達到我們設立的目標,我們首先會反思自己是不是把標尺定高了。

  但是,看著我們一天天長大的孩子,父母們開始發覺,自由也是需要限度的,讓孩子們有章可循、學會承擔明確的行為責任會更好。沒有紀律約束的孩子會變得過分關注自我,自私自利,而且不快樂——還會使周圍的人也苦不堪言。

  有的學者也通過研究發現,父母既滿懷關愛又不失權威,對孩子既支持又限制,其教育的孩子往往學習出色,社交順利,且自我感覺良好,總體來說也比要么過于寬松、要么過于嚴厲的父母所教育的小孩更為快樂。

  父母們為什么更愿意對孩子寬松一點兒?

  父母們對孩子的情緒十分敏感,擔心教訓孩子或過分頻繁地說“不”,都會給他們造成心靈創傷。此外,如今的爸爸媽媽們往往十分珍視與孩子之間關系,希望受子女喜愛和尊敬。

  很多人似乎很難接受這一事實:一旦成為家長,有時難免會不得人心。另外,最后的原因或許很簡單:我們之所以嬌慣孩子,完全是由于時間太少的緣故。畢竟,大部分母親是職業女性,全職媽媽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忙,誰又愿意把如此有限的時間花在對孩子明令禁止、實施懲罰上面?

  然而調查發現,孩子不守規矩的時間越長,家長就會越來越聽之任之,而這對任何一方都有害無益。舉個例子,有一位母親要她6歲的兒子去清理他自己的房間。可小孩不聽話,吵吵鬧鬧的就是不干。如此對峙的局面當然令人不快,這位母親只好不再提及此事,以求得安寧。但是她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告訴孩子,只要他胡鬧下去,他就能為所欲為。就這樣,孩子們學會了怎樣讓大人無可奈何。

  從4歲開始更嚴格一點兒吧

  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他們在4歲以前還不了解規則和行為后果之間的聯系。從4歲起,我們就可以加強紀律。

  *制定規則:對4歲及更大的孩子,我們可以針對他們最令人頭疼的行為表現,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說話粗魯無禮啦,制定一份規則清單。育兒專家建議,對于4~8歲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過5條的規則。

  *確定違規的后果: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寫明,如果違反規則,將有怎樣的后果,比如說短時期內不再享受某些“好處”。(選擇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作為“好處”,如出外游玩,請朋友上家里來,或者在臨睡前看影碟。)一旦孩子違規時,立即貫徹行為后果。這個時候,無需警告,不用討價還價,也沒有第二次機會。如果小家伙認為有商量的余地,他們可就不大會把你的規則當真了。

  *做好反反復復重申規則的準備:研究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專家說:“在兒童這個年齡段,父母要想他們聽話去做某事,或許得說上個百八十遍才行。”

  *規則要公平合理:我們要了解各年齡段的相應特點,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歲的兒子總是在飯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歲的孩子會比4歲的時候更加能夠“坐得住”,而等到8歲,他們的表現還會要好很多。

  *面對孩子違規的行為,家長的反應要言行一致,平靜迅速:有些家長往往空發號令,光口頭嚷著要怎么怎么樣,譬如,“不準那樣!”或者“叫你別干,我說話算話的!”但從來都不落實到真正的行動上。要記住老話——行動比言語更有力。

  新約法三章

  不論你想將自己的管教技巧作微調還是整修,以下幾個點子都可以幫你更堅決地貫徹行動。

  安心拒絕

  如果孩子苦苦央求,嗚嗚抱怨,胡攪蠻纏,軟磨硬泡,總讓你禁不住心軟——“就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會斷定,當媽媽說“不”時,其實意味著“還有機會”。

  然而請記住,以長遠的眼光看來,妥協是有害的。一旦說了“不”,就一定要堅持。

  如果孩子求你買一件你不想給他的東西,譬如含暴力的電腦游戲,或者晚飯前吃的糖塊,你得說“不”,然后解釋為何拒絕他。一旦你給出了解釋,就別再討價還價,談判協商,甚至放棄剛才的主張。你要做的只不過是設下規則。你要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你是家長,有些事情你說了算。

  選擇措辭

  “公平”和“信用”這類詞對孩子很管用,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例如,當6歲的兒子堅決不肯清理桌子時,你可以說:“大家都為打掃房間出了力,你不干你那份活兒,不公平。”或者提前警告,對你5歲的女兒說:“你打算啥時候把玩具收好啊?”如果她說晚飯后會做,卻沒有執行,你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你沒守信用!說好了要做的,現在要說到做到。”

  另一個巧點子就是表示驚訝。當孩子胡鬧時,父母往往會說:“又來了”或者“你老改不了!”然而更好的方式是表現出不解和驚訝——盡管這可能需要奧斯卡明星級的演技。你可以說“你最近表現好多了,我可真沒想到你會打小朋友!我知道你喜歡小明,你心里肯定不想這么做的。”

  適可而止

  紀律嚴明并不意味著苛責甚至虐待。父母不管是制定規則還是實施懲罰,都應該心平氣和,飽含關愛,注意別脅迫和恐嚇孩子。

  懲罰也不要過分。別老想著“該怎樣才能教訓教訓這小子?”多想想怎樣能幫助孩子達到你的期望。說到底,有效的紀律還是為孩子自己好:如果他現在對簡單的規則——如“不打妹妹”或“說真話”——都置之不理,他怎么能學會在將來與人打交道時尊重朋友、坦誠待人?記住,紀律嚴明的目標不是權力與控制,而僅僅是為了教會孩子如何在生活中有所成就。

下一篇:家長應贊美并適當拔高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長需要不斷自我鍛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农安县| 台州市| 老河口市| 塔城市| 金堂县| 岱山县| 侯马市| 贵德县| 吉林省| 保德县| 阳山县| 监利县| 彭泽县| 博爱县| 玉田县| 满洲里市| 武宁县| 彩票| 通榆县| 且末县| 长春市| 莱阳市| 溆浦县| 崇阳县| 长汀县| 临潭县| 囊谦县| 林周县| 游戏| 峨边| 自贡市| 巢湖市| 易门县| 天津市| 台安县| 丰都县| 胶州市| 米易县| 罗平县|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