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會下幾種棋?最擅長打什么球?唱歌唱得怎么樣……”這是濟南一位家長近日給孩子找家教開出的條件,雖說有點夸張,但反映出的問題卻是相當現實,城市中的孩子們,即使想玩也缺乏玩伴和玩的場所。不少家長認同這種做法,覺得這位家長真正關注孩子是否快樂。
對此,濟南的老師們怎么看?他們有沒有更好、更適合孩子們的方法?
會玩的家教挺吃香
李華是一名少兒鋼琴老師,最近,她的工作從輔導孩子彈琴,變成了教課、陪練加陪玩。“現在有這樣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多,專職陪玩、會玩的家教十分吃香。一些家長要求陪玩家教不僅要陪孩子玩籃球、看英文電影、下國際象棋,還要陪孩子逛公園、看話劇,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認識事物的能力。”
在目前的家教市場上,提供陪玩服務的以大學生家教為主,大學生的優勢是容易與孩子溝通,又具備較高的素質,可以兼任老師與玩伴的角色。
據了解,給學齡前孩子補課,家教收費在20元-30元,陪玩家教和補課家教的費用略有差距;給小學5年級以上的孩子補課,費用在30元至百元不等,陪玩家教因技能要求高、涉獵范圍廣,和補課家教的費用相差不大。
陪玩家教觀念的興起,反映出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尊重了孩子愛玩的天性,重視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但也有一些家長反映,大學生因為不大接觸小孩,要帶領孩子玩出高雅、玩出水平、玩出智慧也不容易。這種陪玩家教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因為陪玩家教需要與孩子有良好的溝通技能,并且對孩子有看護的責任心。
好性格比特長更重要
張女士 會計師,女兒上四年級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我覺得孩子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小時候在玩的過程中形成的。會玩的孩子一般性格活潑開朗,善于和別人打交道,情商也比較高。性格一旦形成,后天就難以改變,而成績分數這些都是后天可以改變的,所以我覺得從小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一起玩,培養好他們的性格,比上興趣班重要多了。
我的孩子也比較內向,不像一些活潑的孩子那么好動,但我會經常陪他玩,在寒暑假的時候,會把她放在朋友家里,有意識地給她創造和同齡人一起玩的環境,讓她多和同齡人接觸。周末的時間,是我們全家固定的出游時間,一起去公園,去博物館,去朋友家串門等等。孩子上三年級后,基本不需要我這么陪著了,她會自己去玩,所以其實我們可以陪他玩的時間,也并不多。作為家長,我們也該珍惜能和孩子一起玩的時間。
大學生“陪玩”度過叛逆期
羅女士 化妝品代理商,兒子讀初二
我覺得,在某些情況下,“陪玩家教”是必要的。孩子剛上初一那會兒,我特別忙,和孩子一起交流的時間變得很少,更別說和孩子一起玩了。我給孩子請的輔導功課的家教是個大二學生,他每周來給孩子輔導功課時,還順便和孩子聊天、打球。孩子很多心事都跟他交流,他也用自己的經歷給孩子一些引導。現在兒子快升初三了,雖然正處叛逆期,但是我們并沒有感到兒子特別叛逆。
如果親子溝通比較順暢,孩子本身比較活潑好動的,個人覺得不太需要“陪玩家教”;如果親子關系不太好,或者孩子性格內向,可以請一個這樣的家教,但前提是孩子愿意接受。
注重“玩”是一種發展趨勢
念峻榮 緯二路小學優秀班主任
“家長給孩子請‘陪玩家教’不限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反而注重‘玩’這種能力的發展,是社會的一種發展趨勢。”念峻榮對此現象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一種現象的出現必然有其深層的原因,專門請家教陪孩子玩,究其根本,是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普遍不會玩,幾乎喪失了玩的能力。
念峻榮表示,造成孩子不會玩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一胎化的普及,現在獨生子女太多,之間互相溝通交流太少,孩子的性格比較‘獨’;第二點也是家長最大的擔心,就是網絡對孩子的吸引力太大,孩子在課余更多的選擇上網而不愿意出去玩。
對于如何讓孩子會玩、愛玩,念峻榮向我們介紹了緯二路小學的做法:“開發校本課程,是當前我們學校的一個重要工作,開設的校本課程包括十字繡、跆拳道、花式籃球等多種課程。在每個周五的下午,我們都會拿出整個下午的時間,讓學生們去玩,他們則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想上的課。”
親子關系不能靠別人代替
薛菲 山師附小泰山分校教導處主任
“我認為,請家教陪玩這種做法比較極端。”薛非對這種方式不是很贊同。“意識到孩子不會玩,讓他學會怎樣去玩,本身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我們注意到家長請的是高校的學生,輔導的卻是小學、初中的孩子,兩者年齡有一定差距,生長環境也不一樣,他們能不能有共同的話題,能不能真正地玩到一起?都是值得我們考慮的問題。”
另外,薛主任還強調,陪玩是父母的責任,這位母親想請一位家教代替自己陪孩子玩,但事實是,親子關系是不能代替的。“錢可以買來一切,但買不來感情。孩子和別人越親密,和家長就會越疏遠,想請家教代替自己,只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加強孩子和同學聯系更有效
曹建軍 山師附小二年級班主任
曹建軍認為這種做法“目的性太強,完全沒必要”。家長要請的家教也是成年人,雖然會玩,但是不懂兒童心理,對孩子反而不好。“同齡的孩子之間共同話題多,家長去請家教陪玩,為什么不去組織孩子和同學加強聯系?”
曹建軍表示,現在他們學校每個周末都有個“春游小隊”,將家庭住址近的孩子分到一個組,鼓勵家長帶領孩子一起爬山、打球、植樹。“一方面,同齡孩子之間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另一方面,家長參與到教育活動中,無形中增進了孩子和家長的距離,何樂而不為呢?”
下一篇:常夸孩子也是一種危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聽三代媽媽講講育兒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