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好發于學齡前兒童,患兒病初可出現發熱、頭痛、周身不適,1~2天后感覺耳垂下酸痛、腫脹,用藥后10天左右癥狀即可消失,而且能得到終身免疫。但是,人們往往只注意腮腺腫脹是否消失,卻忽視了由此而引起的比較復雜而嚴重的腮外損害。
腮腺炎常見的腮外損害有:
1.腦膜腦炎:發生率約為2%~5%。一般出現在腮腺腫脹前6天或腫脹后2周內,表現為高熱不退、頭痛明顯、反復嘔吐、頸部發硬、嚴重者可有輕度意識障礙和嗜睡等癥狀。
腮腺炎并發的腦膜腦炎大多預后較好,一般在10天左右就會恢復正常,很少留下后遺癥。有腦膜腦炎的患兒,應臥床休息,積極對癥治療。注意口腔衛生,飯后及睡覺前后用淡鹽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齒上的食物殘渣,防止繼發細菌感染。高溫者給予物理降溫,如冰帽、冰枕、冰袋等。頭痛劇烈者可用20%甘露醇脫水,并酌情用止痛藥;必要時給予激素治療。
2.心肌炎:約4%~5%的腮腺炎患兒會并發心肌炎或心包炎,表現為面色蒼白、胸悶、心前區疼痛、心慌、氣短、乏力、心率增快或減慢等癥狀。檢查可見心音低鈍、心律失常、暫時性心臟大、收縮期雜音,心電圖可見異常改變。
腮腺炎伴發的心肌炎絕大多數患兒可完全治愈,預后良好,極少引起嚴重后果。心肌炎被確診之后,及時治療很重要。絕對臥床休息是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減輕心臟負擔,緩解心肌的缺氧狀態,必要時可給予吸氧。待病情停止發展后可逐步開始活動,恢復期要定期到醫院復查。良好的護理和父母的愛撫有助于患兒疾病的痊愈。如治療不及時,可以幾年不愈,影響健康。
3.腎炎:腮腺炎病毒直接損害腎臟是導致腎炎發生的原因。輕者尿常規可有少量蛋白,重者可以出現水腫、血尿和大量蛋白尿等。
本并發癥大多數的預后都較好,治療以休息及對癥處理為主。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及血壓恢復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動量。急性期應給予低鹽飲食;腎功能正常患兒不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但氮質血癥時應低蛋白飲食,并以優質蛋白為主。
4.胰腺炎:大約有5%的腮腺炎患兒發生胰腺炎。常有發熱,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檢查可見血、尿淀粉酶升高,腹部B超或CT檢查見胰腺水腫、腫大。
大多數急性胰腺炎經過3~5天積極治療可治愈。這期間要嚴密監護患兒病情變化,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根據病情給予解痙止痛治療,抑制胰腺分泌,抗炎等綜合治療。
5.睪丸炎:睪丸是腮腺炎病毒最好侵犯的部位之一,流行性腮腺炎患兒極易并發睪丸炎(約占20%)。睪丸炎常發生在腮腺腫大4~5天并且開始消腫時,患兒又突然高燒、寒戰、睪丸腫痛、陰囊紅腫、鞘膜腔積液,伴惡心、嘔吐或腹痛等全身癥狀。常有睪丸劇烈觸痛,病變大多侵犯一側,偶爾兩側。病程短者3~4日,長者可延續1~2周,癥狀才慢慢消退。腮腺炎病毒可引起睪丸的曲細精管發生變性,生精細胞缺乏,睪丸組織會因破壞而萎縮。如果雙側睪丸都受累,可造成成年后精子少或無精子而影響生育。
除了常規治療外,對于睪丸炎的處理,用丁字帶托住腫大的睪丸或者局部冷敷,可減輕疼痛。也可早期使用激素,以減輕局部損害。疼痛劇烈者可給予止痛治療,用中藥內服或外敷也有一定的療效。
6.其他:除上述常見的腮外損害外,腮腺炎病毒還可引起乳腺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前庭腺炎、淚腺炎、甲狀腺炎、胸腺腫大、卵巢炎、關節炎、腎炎、脊髓炎、角膜炎、視網膜炎、耳聾等全身其他組織器官的病變。這些并發癥多發生于腮腺腫后1~2周內,也可出現在腮腺腫之前。經過對癥治療,大部分能完全恢復。
由此可見,小兒一旦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應該趁早和徹底治療,竭盡全力將身體里的腮腺炎病毒殲滅掉,這樣才能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并發腮外損害。如果流行性腮腺炎并發腮外損害,更應該引起重視,積極治療,以免留下后患。
下一篇:白血病患兒化療的注意事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打呼嚕影響智力與體格發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