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婦產科專家指點——坐月子如何吃得更科學
說起坐月子時怎么吃,可能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婆婆說傳統的月子餐營養好,媳婦說,現代人坐月子應該依照現代的營養理論合理搭配;北方的人認為,要喝小米粥,吃紅棗、雞蛋;南方人卻主張以燉品為主,特別是麻油雞、豬蹄湯、米酒水;而紅糖姜水、鯽魚湯、黃豆肉骨湯則在溫州地區十分流行。那么坐月子的飲食到底該聽誰的呢?
王女士因患不孕癥,懷孕過程可謂一路艱辛,最后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才成功受孕,在40歲時終于當上媽媽,為此,婆婆特意從江西老家趕來幫她坐月子。在王女士剖宮產手術的第二天,婆婆就燉了一鍋麻油雞,之后天天圍繞著“雞”翻花樣,諸如人參雞、蟲草雞湯等等。婆婆說“出了那么多血,不好好補補,怎么有足夠的奶水喂小囡”。孩子滿月王女士來院做產后體檢時發現體重較剖宮產后增加了15公斤,更郁悶的是還發現了高血脂、脂肪肝……
因為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關于產后不要過度進補的報道,李女士在月子的第三天起就給先生立了個規矩:每周喝雞湯不要超過一次,但是每天都要吃到各種時令新鮮水果。于是,她今天吃西瓜、葡萄,明天是水蜜桃、梨,后天又換成了富士蘋果、黑布林。“水果里一樣有豐富的營養,既不會發胖還可以美容”。但事實是李女士月子期體重增加了25斤,還發現了貧血和糖尿病。
顯然以上兩位朋友坐月子吃得都不科學,存在月子飲食誤區,有的和過去經濟落后、生活水平不高時的消費觀念相關的,有的則是年輕媽媽結合各自美麗需求杜撰出來的。
由于女性在生產過程中要耗費大量體力,失血多,身體非常虛弱,既要恢復自身的生理功能,同時還要哺乳,因此,月子飲食首先要補充充分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同時還要照顧到尚未完全恢復的腸胃功能,根據生理變化特點循序漸進,不宜操之過急。月子飲食計劃可如下安排:第一周,以口味清淡的豬肝料理、山藥排骨、豆腐為主,配合玫瑰姜母茶、紫米粥、紅棗銀耳湯,目的是促進惡露排出和傷口愈合。第二周,哺乳媽媽吃花生燉豬腳、通條(一味中藥)魚湯,為了防止產后腰酸背痛,可以在做菜時加點杜仲。另外,每天補充2000—2500毫升水分。第三周,惡露基本排清,進入進補期,以熱補為好,做菜時適當加米酒,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體力。
總結中國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的要求,月子婦女飲食應遵循“精、雜、稀、軟”四大原則?!熬笔侵革嬍沉坎灰诉^多,要選擇高質量蛋白質的攝入,如魚、禽、蛋、瘦肉及海產品等,每日150克左右;“雜”是指食物品種應多樣化。產后飲食雖有講究,但忌口不宜過,葷素搭配還是很重要的。強調營養平衡、全面;“稀”是指水分要多一些。乳汁的分泌是新媽媽產后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產婦大多出汗較多,體表的水分揮發也大于平時。因此,要多喝營養湯、牛奶、粥等;“軟”是指食物燒煮方式應以細軟為主。產婦的飯要煮得軟一點,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堅硬的帶殼的食物,多以燉煮方式烹飪食物。因新媽媽產后體力透支,胃腸功能未恢復,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作者嚴育宏系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下一篇:產后出血6個有效的康復食譜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下奶湯:鯽魚豆腐(圖)營養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