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分辨圖畫中的顏色。寶寶在3歲時能認識6~10種顏色如紅、黑、白、黃、綠或者藍色。可以讓寶寶在圖中先指已經認識的顏色,再學一種不認識的如藍色或紫色。待寶寶學會后,他會另外再指出一種不認得的如粉紅色或橙紅色想再學習。告訴寶寶要求認的顏色后要連續提問,使他學過后不會忘記。用圖畫學認能促使寶寶進一步提出學習要求,就會學得更快,而且圖畫中的顏色要有深有淺,只要提出問題都可回答,使寶寶能多認識顏色。
開始學習倒數數。過去學數數都是從1開頭,現在要教寶寶倒過來數。用背誦兒歌的辦法讓寶寶將數字倒過來數。會順數數的孩子很容易學加法。如1加2是3,1加3是4,1加4是5。在孩子學會倒數數之后,如果問到3減1是幾,孩子會順利地說出2。3歲到3歲半的孩子很容易學習加法,他們會數手指,例如2加3是多少,孩子會舉起兩個指頭,在3的后面點上4和5得出5。如果學會倒數數,孩子會算減法,例如5減2是多少,寶寶用手指比減數的數目,從5起倒數4和3,得出3。不學倒數的孩子會算加法不會算減法,學過倒數數就會算減法了。可以用兒歌學習倒數數。
一二三,三二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認識冷天和熱天。孩子們關心的是冷的時候穿棉衣,吃涮羊肉,溜冰、打雪仗。天氣熱的時候穿裙子或短褲,吃西瓜、吃冰棍,游泳和劃船。孩子們所關心的是吃穿和玩,正是通過這些有趣的事例才使孩子們關心天氣變化。春天和秋天無法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最好在冬季和夏季都留有寶寶的照片,利用照片使寶寶回憶當時的情景,使寶寶能分辨冬夏。
同寶寶作畫。3歲的孩子能畫圓形和正方形,部分人能畫三角形,有了這幾種基本圖形可以同寶寶一起畫。先讓寶寶隨意畫,大人為他描幾筆,使畫更像一些。會畫畫的家長更會指導使寶寶能夠畫出各種輪廓,鼓勵寶寶涂顏色,使畫面豐富。在家庭中可讓出廚房和廁所有瓷磚的墻面讓寶寶作畫,寶寶能發揮想象力畫出各種令人想象不到的復雜畫面。經常動筆的孩子得到練習的機會,畫的內容就會越來越豐富。在大人的啟發下進步就會更快。同是3歲的孩子畫畫的程度差別甚大,與家庭的影響分不開:大人同寶寶一起作畫時也可同時把寶寶無意中的筆畫變成數字或漢字。漢字本來是圖衍變的,當孩子在作畫時大人也可把圖引向漢字和數字,使孩子對寫字的興趣大增,同時又易于將字記住。
反義詞對答。這是3歲孩子最喜歡的口頭游戲。因為寶寶已經掌握了不少反義詞,當大人提到一個詞,孩子會馬上答出它的相反詞義的詞。我國古代常以對聯作為測試神童的方法,對聯要用整句話來回答,難度較大但性質相仿。如果孩子一時答不上來,經過提示孩子也易于記住,初學時可用最容易看到和最具體的反義詞做練習,如大小多少上下高矮長短胖瘦厚薄等;隨著孩子的理解程度增加可漸漸讓孩子學習半抽象的詞,如男女老幼輕重緩急冷熱冬夏等;然后慢慢可以對答有兩個字的反義詞組,如靈敏對遲鈍、聰明對笨拙、勇敢對膽怯、勝利對失敗等。反義詞的對答能促進孩子對詞的深入理解,增加想象力。練習得越廣泛對孩子將來學習語文和作文用詞都大有好處。
同大人一起唱歌。由于孩子的嗓子正在發育,音域不寬,唱到太高和太低時唱不上去就易于走調,漸漸形成唱歌走調的毛病,所以大人同孩子一起唱歌要選擇音域適中的和孩子易于理解的兒童歌曲。兩歲前后剛剛學唱歌時可以唱3個音階的歌曲如《搖啊搖》和《我出來了》。3歲從未唱過歌的孩子也可先從3個音階學起,到會唱時可上升到5個音階如《春天來》。要求唱歌之前先將歌詞背誦得如同背兒歌那樣。寶寶唱的音完全正確,不得走調。每兩個小節放在一起練習,然后把第一行連起來唱。練好第一行再進行第二行,也是每兩小節作為一次練習,把第二行學會再連起來唱。
同大人一起唱歌一定要有五個要求:即音對,詞對,節拍對,和大人同時開始,同時停止。大人可以當指揮讓寶寶隨著大人的手起和止。等到寶寶把整首歌學會完全唱對之后,也可以請寶寶當指揮,父母當合唱隊員看著寶寶指揮得是否正確。在家庭中如果寶寶愛唱歌,音準,節拍準,在3歲半時可開始練習鋼琴或電子琴,如果寶寶音準節拍準能勝任指揮,除了學一種樂器之外,也可以讓寶寶練習即興作曲,由家長代為記錄。
寶寶學習唱歌是起碼的音樂訓練。音樂能使寶寶的右腦發育得更加完善。在兒童學習語言時左腦的神經纖維聯網加快,同時學習音樂繪畫右腦纖維也在聯網。左右腦對稱發育,為以后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打下物質基礎。
自我介紹。寶寶會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會說出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或者記住任一方的電話號碼。會說出認識的小朋友的姓名,或者會說出自己的地址和門牌號或樓號,個別孩子還記得自己的生日。寶寶會作自我介紹,既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安全教育。寶寶現在能記住許多事情,家長要讓寶寶記住和背熟寶寶的姓名、年齡、性別和父母的姓名、單位及住址,反復提問就能使寶寶順利地說出來。
用接龍骨牌或接龍紙卡玩接龍游戲。每個牌上有兩種東西,可以是水果、交通工具、動物或幾何圖形、數字、漢字等。出第一個牌之后,順時針方向的人應用相同的物品與第一個牌位一端接上。下一位亦可在兩頭相接。如果手中的牌沒有能接上的可摸牌。每人手上所發的5張牌先用完就算贏。如果摸牌都不能出,向逆時針方向的人要牌,到最后誰手中還有牌就算輸。接龍游戲可以越玩越難,如數字要求接龍的一方與桌上一頭的數相加等于10,每次出牌都要做加法計算,使游戲成為心算的練習。又如漢字接龍,要求接上的漢字與前面的字配合成為一個詞組,成了詞組練習游戲。3歲孩子先做容易的,如水果、交通工具等,后來可練習對上幾何圖形。開始時做相同配對接龍,以后做順序接龍,如圓一定要配方,方配三角,三角配圓。做游戲也要遵照先易后難的規律才能使孩子的興趣保持旺盛。
按順序穿脫衣服。培養寶寶做事有秩序,要從小處著手。例如睡前脫衣服時,先把最外面的衣服擺在凳子上,如上衣、毛背心、毛衣。起床時先穿上毛衣,毛背心和上衣就不會丟三落四。如果脫時亂扔,穿時就找不著。按秩序做事能使人有條不紊按部就班,但往往要從小開始養成習慣。例如開始準備洗澡時,把要更換的干凈衣服按穿的順序放好,外衣放在下面,內衣放上面,洗過澡后穿衣服就先穿內衣,其次毛衣再其次毛背心,再穿外衣。有了良好的按秩序穿衣的習慣,就可以推廣到其他方面。如開始畫圖畫,先把小書包放好,取出鉛筆、彩筆、橡皮和紙。自己養成習慣把鉛筆和橡皮放在右手方便之處,把彩筆放在左側或紙的前方。固定地方放東西可以省去尋找的麻煩,常見有些孩子一開始畫畫不是找鉛筆就是找橡皮,用過的彩筆亂放再去尋找某種顏色就找不著,這都是因為從小未養成有秩序做事的緣故。
聽口令做操。參觀過學校或參觀過解放軍升旗儀式的小朋友都會模仿著列隊做操。大人要滿足孩子的心愿。教他聽懂口令,如“集合”趕快站在隊伍當中;“立正”時雙臂下垂,雙足靠攏、眼看正前方;“看齊”時臉轉右側向右方排頭看齊。寶寶對于“立正”“稍息”“看齊”都會做得很好。最易錯的是“向左轉”“向右轉”,有時因為方向不清而轉錯了。大人可以同孩子站在一個隊列,同寶寶一起做左右轉,使寶寶有榜樣可循,逐漸能自己掌握方向。
經常做被動操的寶寶,聽口令做操并不困難,大人在前面做榜樣寶寶就會模仿著做。如果大人站在寶寶對面,讓寶寶伸出右臂大人要伸出左臂。如果大人先伸自己右臂,站在對面的寶寶勢必隨著伸出左臂來,這叫鏡面方向,如果怕做錯了,可以在要求做左右動作時轉過身背著孩子,使孩子同自己一個方向。
積木搭樓梯。大人示范用三塊積木先搭兩層樓梯,讓寶寶模仿。學會后搭三層樓梯,如果寶寶順利模仿可再搭四層,看能否模仿。如果寶寶很愿意搭,可鼓勵他造五層樓梯。如果用有圖紙搭樓房和宮殿的積木,大人可先照圖紙做一次示范,搭好后讓寶寶看到搭好的和圖紙上的是否一樣,大人的示范是讓孩子理解怎樣去看圖紙。有過幾次示范之后,寶寶就學會自己按圖紙的式樣去搭。經過多次照圖搭后,孩子就會在無意中搭出一些自己創造的建筑模型。
下一篇:嬰幼兒最需要的是健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第28~30個月:寓教于游戲之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