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1-3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糾正不會帶來改變,但是接納可以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1-13

閱讀 :397

  糾正不會帶來改變,但是接納可以。

  —托馬斯·戈登,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

  責罵與糾正是正常的嗎

  根據我多年在兒童組織里做領導的經驗,我發現有些孩子確實在行為方面是有問題的,我關心的是家長是怎樣來處理這些問題的。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些孩子,也許是我們朋友的孩子,也許是我們鄰居的,也許是我們自己的,他們非常難管教,似乎生下來就是為了挑戰我們的耐心的。他們可能很吵、很調皮、粗魯、喜歡頂嘴、霸道,總之有一些不好的行為。行為上的缺陷是最難處理的,通常情況下,對于這種孩子我們都持有批判的態度。我們對于那些坐在輪椅上身體有殘疾的小朋友,總是給予最多的耐心、鼓勵和支持,但是對于行為上有殘疾的小朋友我們總是忽視他們、糾正他們甚至懲罰他們。他們的殘疾是看不見的,但是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好的感覺。

  有一次我負責一個夏令營活動,在營中有這樣一個女孩,我對她不太了解,只知道她的名字,但是才開營沒多久我就注意到了,她總是會在不合時宜的時候問一些問題或者發表一些評論。

  在第二天的活動中,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觀察她的表現。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她不合時宜地進行發言的次數,而是她每次提出問題時得到的都是別人的糾正,而不是對她問題的回答。

  后來到了我的循環賽游戲,我決定看看她到底可以從別人那里得到多少糾正又得到多少鼓勵。在4個人的小組中,她得到的糾正最多,半個小時就有9次,她得到了多少次鼓勵的話語呢?一次都沒有。

  糾正的話語,哪怕是用非常客氣的語氣說出來,對別人的自尊和能力的評估都有負面的意義。“請不要碰那個!”“請安靜!”“請不要打擾那些女孩子,謝謝。”“請小心,你差點兒就打到那個東西了。”“你需要安靜地坐下來。”“請不要踩在地毯上。”“你不能再要另一塊餅干了。”“請不要出去。”“不要,不要,不要,不不不。”這些都是負面的糾正,這些話很少能夠激勵人去做得更好,如果真要說出它們的作用,那就是讓人感到灰心、絕望,不愿意再去嘗試。大多數人都討厭被人糾正,他們的反應要不就是逃避退縮,要不就是怨恨。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反應他的情感,那么一個灰心的人很難有什么積極的行為。

  糾正別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鼓勵、欣賞別人就很難,因為這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從小就在父母的糾正聲中長大,等我們成年之后也就習慣去糾正別人的行為。我們需要把鼓勵贊美變成我們新的語言,這樣我們的孩子就能夠把鼓勵的話語作為母語一樣去習得。

  通常情況下,我們批評別人,并不一定是因為那個人,而是因為我們有批評別人的需要,那些被批評的人很少會說:“謝謝你指出我的缺點,你不說我還不知道呢。”大多數人都會不高興,甚至會生氣,特別是用以“你”開頭的陳述說時。但是以“我”開頭的陳述就不一樣了,表明的是說話人的感受,而不是指向聽話人。

  對于批評人的人來說,他也不一定好受,他好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布,我必須要批評別人自己心里才好受一點兒,因為這是我習慣的語言。如果有個人一小時之內糾正了我18次,估計我肯定會爆炸的。但是這種行為在孩子身上所產生的影響我們是看不到的,也許是很多天,也許是很多個月,甚至是很多年。他們長期被告知“不可以,不可以”,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問題被忽視,總是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他們灰心和憤怒的情緒得不到認可,他們的自信心被打擊,覺得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做對。

  那么家長怎么做才能夠改變“行為—糾正—灰心—負面行為”這個惡性循環呢?不要再用糾正的方法來對孩子的行為做負面的關注,開始關注孩子哪怕是一點點做得對的地方,孩子做對的地方可能也很多,但是有時真讓你去說出來時,你又不知道該如何說起。有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準備一個腰包,里面放上25塊小石頭,帶著這個腰包會很重也很不方便,所以你要么就繼續不舒服地背著它,要么就想辦法把里面的石頭拿出來。拿出石頭的方法很簡單,每次只要你發現孩子值得表揚的地方,并指出來,你就可以拿一塊石頭出來,放在固定的容器里面,如果你糾正孩子的行為,就要放一塊石頭進去。注意關注孩子行為的細節。“我很欣賞你把自己最后一塊蛋糕都拿出來分享了,謝謝。”“我剛才看到你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了,真不錯!”“我真高興聽到你對晚餐的評價,謝謝。”石頭給了你視覺上的一個提醒,告訴你去關注孩子積極的行為,去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之處。

  人們常說:“他們不需要聽到贊美的話語了,他們自己都知道了。”事實上,很多大人和孩子都不知道,我們聽到贊美的話語最多的場合就是在葬禮上。盡管如此,當事人還是聽不到!倘若你問一個人他內心到底想不想得到別人口頭上的贊美和認可,我可以告訴你每個人都希望,我們一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喜愛,其實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就足夠了。

  有一天,兒子請他的朋友過來吃飯,他朋友吃飯時做了一個不好的動作,我女兒馬上就說:“這樣很粗魯!”我馬上在眾人面前糾正她說:“在那么多人面前糾正別人是粗魯的行為!”然后,所有的人都看著我,因為我所做的正是我不讓她去做的事情,其實只要我們愿意,孩子就是我們的老師。

  用建立親子關系的方法來代替懲罰和賄賂

  想讓孩子行為發生改變的條件:

  孩子要感覺被家長愛和尊重。

  家長必須做孩子身心、精神的老師和保護者。

  絕對不能懲罰。

  大量運用正強化法。每個人都希望被他們所重視的人認可和稱贊。

  這種方法有效的前提是,孩子尊重、愛并信任自己的家長,這種方法無論是在孩子小時候還是他們長大之后都是適用的。

  不懲罰孩子的益處

  (1) 更隨和、更平靜。憤怒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但是它一定會從孩子的行為中表現出來,例如耍脾氣、頂嘴、霸道、不說話、把父母關在門外。

  (2) 沒有懼怕。長期被懲罰的孩子可能變得膽小、緊張,他們害怕父母指不定就在什么時候或什么事情上就要懲罰他們了。所以這樣的小孩子遇到什么問題也不會與家長溝通,會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但是他們的解決方法通常會對自己或者者別人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3) 更少的壓力和病痛。懲罰帶來的痛苦、羞愧、恐懼和焦慮夾雜著對父母的愛和恨,這樣通常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而壓力又會影響一個人的免疫系統,造成疾病。懲罰加深了壓力的等級,壓力對孩子的身體和安全感都會帶來威脅。

  (4) 更多的責任感和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自由和責任使孩子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內在的自控能力使孩子產生責任感,外在的控制只會使孩子去逃避責任。當孩子在自己生活中起主導地位時,他們會更有責任感。

  (5) 更少的剝奪和羞辱。剝奪孩子正當的需要會增加他對這種需要的渴望,并會促使他用其他不被接受的方法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例如因關注而引起的不良行為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被關注。例如,一個需要關注的孩子,卻總是被罰去閉門思過,他的需要一直都沒有得到滿足,那么他不好的行為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

  (6) 更少的自虐行為。恐懼、壓力、憤怒通常會引起吸煙、吸毒、酗酒、危險駕駛、飲食混亂和性問題。

  (7) 更好的社交能力。在公平、民主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加主動,無論是和成人在一起還是同齡人在一起,他們都知道如何去真正地解決問題。沒有被懲罰的孩子就不會用懲罰的方法去對待同齡人,從小就被滿足需要和表達感情的孩子也會去滿足其他孩子的需要,去理解其他孩子的情緒,會促進集體的團結,也會主動地協調兄弟姐妹之間打架的情況。雙贏乃至多贏才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局面。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下一篇:別讓寶寶把易碎品當玩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養育好獨生子女的14條小秘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永昌县| 高要市| 扶沟县| 平谷区| 平阴县| 南召县| 三台县| 微山县| 台安县| 乌鲁木齐县| 金寨县| 赫章县| 修水县| 沁源县| 姜堰市| 城固县| 昌宁县| 遂宁市| 祁东县| 枣庄市| 沙洋县| 九台市| 和林格尔县| 根河市| 攀枝花市| 静海县| 堆龙德庆县| 尉犁县| 达拉特旗| 上杭县| 囊谦县| 昌吉市| 巴彦淖尔市| 千阳县| 仁怀市| 左贡县| 昌黎县| 鸡东县| 扎囊县|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