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呂,男,16歲,某重點中學學生,父母均為教育工作者,他總是覺得老師跟同學無理由刁難他。
他參加了2007年心理素質夏令營,在夏令營 “角色扮演”活動中,他很快就進入了角色。起先對某個問題高談闊論,信心十足,遇到不同意見后,便惱怒,甚至要離開會場。 在“無領導小組”活動中,面對尖銳的人際沖突他最初很積極,尤其是當他的觀點受到聆聽和贊同時,他會很得意,但是一旦被否定,就不顧老師的阻止,離開了會場。
帶隊老師馬上通過電話和孩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追溯到了孩子的成長歷程:從小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將他寄養在姥姥家,由于缺少和姥姥家人的良好互動,他一直將自己邊緣化,覺得自己是多余的。上學后,他回到了父母身邊,雖然在學習上很有天份,但性格卻很孤僻,并且受不了別人說自己不行,一旦聽到有關自己的負面言論,就馬上采取一種過度的保護。
專家分析:他看似強勢,實則軟弱。這樣的孩子未能建立充分的自我價值感。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內心的匱乏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我很優秀”的假象,固執己見不愿意承認錯誤。
專家支招:最關鍵的是要讓他能接納和感激自己的父母。父母將生命傳遞給自己,讓自己能有機會品嘗人間百味,所以要對父母心存感激。只有學會心存感激,才能心態平和,才能接納周圍人,才能激發出智慧的潛能,愛父母才會獲得人生最大的能量。
下一篇:寶寶“戀物”怎么疏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也該有“善意的謊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