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中國教育的理念很少發生變化,自始至終強調刻苦嚴謹、精益求精。不能說這種理念絕對不正確,但是單憑此理念并將其推向極致,就會適得其反。
最近,廣州家長李先生每天都要為6歲孩子的作業而糾結。其子剛上越秀區某小學一年級,雖然拼音字母寫得不錯,但由于書寫不規范,每次都被老師批閱為“B”,這讓兩位年輕的博士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最近一次,孩子拿著作業回來哭了,讓夫妻二人驚詫的是,“怎么也看不出來到底差在哪里?”事后打聽才知,原來書寫是有嚴格規范的,比如拼音y,左邊要頂住拼音格的上線,右邊一畫上面也要頂住上線,下面要超過下線的三分之一。而寫W的時候,兩個V的高度和開口的都要一樣。
除了不諳中國教育規則的外來和尚,有什么能讓在同樣教育規范下成長起來的人們感到驚詫呢?難道大家不是都被如此馴化過的嗎?何況是千錘百煉的博士們。或許正因為自己相同的學習境遇,才讓博士生父母看到自己孩子重蹈覆轍時,生出憤怒和無奈。
事實上,中國教育的理念很少發生變化,自始至終強調刻苦嚴謹、精益求精。不能說這種理念絕對不正確,但是單憑此理念并將其推向極致,就會適得其反。比如說強迫孩子將字母寫成印刷體,還煞有介事地區分拉丁字母和英文字母的書寫規則,一旦寫不出印刷體就拿不到“A”,還要遭到批評等等。如果教育者首先想到的是規范孩子的各種行為,那么“刻苦嚴謹”就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痛苦感和挫折感;“精益求精”就會有固化成條條框框的危險。
福柯說,規訓的背后是理性的力量。而中國教育在工具化理性的支配下,始終無法跳出功利化的泥沼。筆者作為一個長期參與中國教育的實踐者,經常會看到一種尷尬的現象,當學生、老師、校長同時面對一個嶄新的課題時,學生們表現出來的思考能力往往更加出色,很多老師反倒不如學生。對于很多老師、校長、教育主管者們來說,他們早就在自己糟糕的學習過程中將全部精力用在了服從規范上,從而喪失了不斷思索的興趣和能力,形成了各種老練而世俗的價值觀、判斷力,他們飽受中國式教育的影響,又反過來將這種影響加諸于后來者身上,所以無形中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
我想所有教育的從業者們大可不必對孩子們寫歪了幾個字母而斤斤計較,教育的天地很寬廣,教育的方法亦多種多樣,并非只有反復訓練一種辦法。動物園的獅子都會因鞭打而坐好,但是我們只會說它們是被訓練得好,而不會說它們是被教育得好。
下一篇:家庭親子閱讀到底好在哪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8個壞習慣會傳給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