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兒童病毒性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現介紹幾種春季常見的幾種流行疾病。
流行性感冒
典型病例回放
聰聰突然有些感冒癥狀,媽媽沒太在意,結果第二天,聰聰發高燒40℃,食欲不振,沒精打采的,媽媽這才想起春天是流感高發期,趕緊送去醫院,果然醫生說聰聰得了流感。沒過幾天,忙著照顧聰聰的媽媽也覺得渾身酸疼、頭暈、咳嗽,原來聰聰把媽媽也給傳染了。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主要通過飛沫在空氣中傳播。患兒往往起病急,傳染性強,流行廣泛,傳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臨床癥狀:流鼻涕、咳嗽、發燒、全身無力等。
本病防治Point:
1)患兒須就地隔離至退熱后2天,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3天。
2)切斷傳播途徑: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和污染物要用漂白粉、過氧乙酸等進行消毒,室內通風,流行期間禁止大型聚會。
3)保護易感兒童,有條件的應進行疫苗接種和流行期間藥物預防。
麻疹
典型病例回放
陽春三月,李先生帶著全家外出旅游,那天在風景區游玩時,突然下起大雨,5歲女兒艷艷受涼了,晚上在賓館就開始流清鼻涕、咳嗽、下半夜發起高燒來(測體溫達39.7℃),煩躁不安,睡不好,媽媽急忙帶她到附近醫院去看急診,口服液“感冒沖劑”及退燒藥后很久才睡著。次日孩子仍發高燒,趕緊回城就醫,在市人民醫院住院,掛鹽水針3天,靜滴青霉素和病毒唑,艷艷體溫時高時低,眼睛脹痛,流眼淚水較多,吃東西少,每日拉稀便2~3次。服退燒藥后體溫降至38度,不久又回升到40℃,入院第四天,媽媽見她頭面部長出一些淡紅色疹子,按之褪色,請兒科專家會診,最后確診為麻疹,隨后把她轉入市傳染病醫院住院隔離治療兩周,病愈出院。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毒存活在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內,在空氣中不能存活很長的時間。主要通過飛沫隨空氣傳播,多見于5歲以下幼兒。臨床上以發高燒、上呼吸道炎、眼結膜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為主要表現,潛伏期約十余天,連續發高燒后3~4天出疹,為紅色斑丘疹,分布于全身,出疹順序依次是頭面部、軀干、四肢,3天內疹子出齊,皮疹消退后留有褐色色素沉著。
本病防治Point:
(1)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8個月齡時初種,7歲時再加強接種一次。
(2)體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兒童,可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被動免疫,可制止發病或減輕癥狀。
流行性腮腺炎
典型病例回放
市民政局張科長兒子今年6歲,周末從市幼兒園接回家,次日發現孩子發燒,左耳垂下面有點紅腫,不想吃東西,到醫院檢查患上流行性腮腺炎,在門診治療幾天未見療效,右邊腮腺又腫起來,持續發燒,量體溫在38℃~39℃之間,喊頭痛,嘔吐幾次,嗜睡,帶到市傳染病院復查,結果診斷為流行性腮腺炎并發腦膜腦炎,經住院治療10天,病愈出院。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春季,借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集體兒童機構可形成暴發流行。典型病例特征為單側或雙側腮腺非化膿性腫脹、疼痛伴發熱,全身不適。據統計,流行性腮腺炎患兒約半數并發腦膜腦炎(簡稱腮腦,是最嚴重的并發癥),大多數在腫腺腫大后一周內出現,男孩較女孩多3~5倍,因此,本病的早期診斷對提供及早治療和良好預后至關重要。
腮腦特點Point:
(1)除腮腺腫大外,多數患兒以持續發熱、頭痛、嘔吐為主要癥狀;
(2)幾乎無腦膜刺激征;
(3)驗血報告白細胞總數增多以淋巴細胞增高為主;
(4)給孩子抽龍骨髓化驗,所有病例腦脊液均有異常改變;
(5)只要及時治療,本病預后良好。
母嬰TIPS:
春天是病毒、病菌滋生、活躍的季節,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幫助寶寶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多多運動強身健體,注意冷暖變化及時加減衣物,在飲食方面也要細心調整,給寶寶補充全面的營養,準備給寶寶斷奶的媽媽要注意,不要在寶寶生病期間進行哦!文/王小衡
下一篇:3歲前和媽媽睡,寶寶心臟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該與寵物保持距離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