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Lin等和巴西Vale do Rio Verde大學的Gazolla等分別進行的兩項研究均表明,治療妊娠婦女的牙周病能預防其早產。
美國的研究者對31例患牙周病的妊娠婦女進行了巢式病例對照研究,在產前和產后對八種口腔細菌的水平和母體對這些細菌的血清抗體IgG水平進行了檢測,研究妊娠時間不足37周的早產組與足月分娩的對照組間上述各指標的關系。
結果發現,有14名婦女在妊娠37周前分娩。在產前,早產組婦女牙周病病原菌的水平高于對照組。早產組母體抗牙齦卟啉單胞菌(P. gingivalis)IgG顯著低于足月產組(P0.028)。在調整了基線水平后,早產組產后的牙齦卟啉單胞菌、福賽斯坦納菌(Tannerella forsythia)、中間普雷沃菌(Prevotella intermedia)及變黑普雷沃菌(Prevotella nigrescens)水平都顯著高于足月產組。
巴西的研究者對450名妊娠婦女的年齡、社會經濟水平、種族、婚姻狀況、既往妊娠次數和既往早產次數都進行了評估,將其分為兩組,分別包括122名健康者(組1)和328例牙周病患者(組2)。所有患牙周病的妊娠婦女均接受治療,有62例患者中途退出治療。在分娩后,研究者記錄了妊娠周期和嬰兒體重。
結果發現,在組1中,有4.1%的婦女在妊娠37周前分娩且嬰兒體重低于2500 g。在組2中,堅持接受治療的婦女,早產且產下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率為7.5%,與組1無顯著差異。但組2中退出治療的婦女,其早產且產下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率為79%,與組1具有顯著差異。另外,教育水平、既往早產史和牙周病都與早產有顯著相關性(P<0.001)。
研究者們認為,妊娠期間,母體牙周病病原菌水平高以及母體抗牙周病病菌抗體IgG低反應性,均與早產危險性增加相關。母親患牙周疾病也易導致其產下低出生體重兒。未來將可能通過母體細菌含量和抗體水平來預測妊娠婦女發生早產的危險。
下一篇:妊娠糖尿病口服藥未必是禁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懷孕晚期常見癥狀大解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