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作息時間混亂、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神,對于經過漫長假期剛回校上課的同學來說,假期綜合征讓上學變成了一件煩心事。專家表示,長假過后,學生們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適。家長和學校不要急于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
“想再多睡會兒”
家住茶滘小區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早在開學的前幾天,便開始矯正女兒晚睡晚起的習慣,結果,鬧鐘平均五分鐘響一次,還是一直賴,“起床困難戶這個問題不好解決啊。”
在康有為小學就讀一年級的黃同學說,“開學第一天,家里的鬧鐘斷斷續續地響了5次,加上媽媽的催促,才能從被窩里鉆出來。”
“能不去學校嗎?”
“姑姑,作業還剩好多,能幫我寫一點嗎?”“姑姑,能不去學校嗎?上學就沒游戲機玩了。”廣州市民陳小姐反映開學期間,家中聽到最多的便是侄子的怨言。
陳小姐告訴記者,一到放假,侄子便猶如放飛的鳥。剛開始放假時勤快地寫了幾天作業,眨眼春節到了,小孩子一玩起來什么功課任務都拋諸腦后,臨近開學時才想起還有作業未做完。晝夜聯軸轉寫或者跟鄰居的小伙伴相互交換抄襲,即便制定了詳細的作業計劃表,同樣重蹈覆轍。
陳小姐還告訴記者,在剛開學期間,侄子會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除了擔心作業以外,還會一直惦記著電視劇的內容或者電腦里的游戲等。陳小姐不禁好奇,“難道這就是開學焦慮癥?”
■支招
多帶孩子戶外運動
廣州白云心理醫院心理科主任李凌告訴記者,“長假過后,部分學生面對上學會出現恐懼或者焦慮等情緒,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調整適應。一般21天為一個周期,但大多數學生在7天后便逐步適應。”
李凌建議,“家長和老師之間應相互配合,為學生創造一個比較自然輕松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順利過渡。
對于一些作息時間不規律的學生,李凌建議,家長可利用周末等課余時間帶孩子外出活動,例如打球或爬山等有益身心的戶外運動。
下一篇:孩子讓你尷尬,你咋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齡前孩子性格轉型四妙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