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主流消費趨勢來看,高校新生開學前的消費的確在攀高。統計發現,1980年代約100元,1990年代需要200~300元,2000年代需要500元~1000元,2010年代則要上萬元。面對開學前的學生消費熱潮,多數家長陷于盲從的誤區,即便不樂意,也往往不得已而為之,無非是覺得“新學期、新氣象”,給孩子添些新東西。還有些家長覺得,人家孩子都買,若自家孩子沒有,臉上寒酸。但是,如果家長一味溺愛和將就,只會讓孩子更加喜新厭舊和盲目攀比,對孩子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人懷疑父母的愛是最博大、最無私的,為了能夠讓孩子吃好、穿好,“經濟上有多大損失就顧不得想了”,殊不知,這樣做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容易養成孩子的惰性和依賴性。遺憾的是,很多家長對此并沒有足夠的警惕,對孩子的不良習氣缺少應有的規范和引導,很容易把孩子給慣“廢”了。魯迅早于90多年前就在《我們現在怎樣做家長》一文中,主張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獨立人格,強烈反對凡事由家長包攬的育人方法。如今的家長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實在是不可思議。
雖說中國的父母現在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由于長期以來家長們缺乏科學的教育經驗,或是由于一些錯誤守舊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還處在口號的階段。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獨立能力讓人無法樂觀。
其實,在新學期前,家長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應該是帶孩子瘋狂采購,而是和孩子談一次心。家長應注重言傳身教,而不是沉迷于物質攀比。家長可以選擇開學的時機,告訴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學生處于成長階段,心理還不夠成熟,缺少判斷是非的能力,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不能盲目攀比,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才有益處。
下一篇:關系好壞依年齡和喜好而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代寫暑假作業團購:坑爹又坑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