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孔融“穿越”到當代不愿“讓梨”有緣由
不要為了標準答案,讓孩子從小說假話、講空話
近日,本市一名一年級小學生在回答語文試卷上一道有關“如果你是孔融,你會不會讓梨”的題目是,給出了否定答案,被老師打了個鮮紅的叉。此事被孩子父親拍照上傳至微博后,引來網友熱議。
有人覺得,老師的這個紅叉,著實難為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也有人覺得,傳統的美德可能距離“零零后”有些遠;如果孔融穿越到我們生活中來,他還會讓梨嗎?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么做?記者為此采訪了一些教育工作者,聽到最多的聲音是,“在打叉前,一定要先聽聽孩子真實的想法?!?/p>
鼓勵孩子說真話
“看到孩子的答案,不要急著打叉,而應該先找孩子聊一聊?!睅煂8叫〉掠虒Ъo蔚說。
記者在一名旅居美國的中國媽媽博客上看到,她的女兒在當地中文學校也學到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在被問及會不會讓梨的問題時,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隔壁鄰居孩子比我小,他們吃不下大的,浪費東西不是好習慣!”“我不讓哥哥吃,他老是欺負我!”“我讓哥哥吃,因為……我不愛吃梨!”老師耐心地聽完了每個孩子的想法。
蓬萊路第二小學副校長余禎曾經讓孩子圍繞這樣一個場景寫一篇作文,“班級發報紙,最后剩下一張撕壞的,應該怎么辦?”有的孩子寫班上有同學為此吵起來,有孩子寫拿到破報紙的同學悄悄換給別人,有孩子寫如果自己拿到了就補好它……余禎覺得,只要孩子們能說出理由,就值得鼓勵。而在作文講評的過程中,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余禎告訴記者,事實上,絕大部分孩子都有明確的是非觀,會在作文里將某些自私的行為定義為“負面形象”。
“不要為了一個標準答案,讓孩子養成了說假話、說空話的習慣?!庇兄?0多年教學經驗的大寧國際幼兒園院長管玉鳳提醒。從老師簡單的一個否定中,孩子可能會曉得,“我這種行為不好”,但是,如果沒有后續的溝通和交流,孩子永遠也不知道“為什么不好”,或者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懂得謙讓理解競爭
有網友覺得,“孔融讓梨”中蘊含的謙讓精神已經有些落伍。競爭社會,要鼓勵孩子處處爭先。對此,管玉鳳認為,傳統美德提倡的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一定有其存在的價值,但需要教師的智慧,賦予其新的內涵,讓孩子們容易理解并接受。就拿幼兒間最容易發生的“搶玩具”事件來說,如果一個孩子緊抱著心愛的玩具不放,成人不能立刻給他貼上“自私”標簽,珍惜自己的寶貝符合孩子的天性。恰當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回想,別人借給他玩具時的感受,讓孩子逐步懂得分享的快樂。
紀蔚覺得,如今的孩子缺少兄弟姐妹,自然而然會養成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因此,學校就要盡可能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擁有集體生活經驗,學會分享,也懂得什么是競爭?!昂⒆觽兺X得自己很出色,容易看不起別人,容易為達到目標尋找各種理由或借口?!奔o蔚發現,每次學校小干部評選面試時,當被問及,“你覺得誰最有可能落選”時,每個孩子都說得頭頭是道,把別人的缺點分析得清清楚楚。有意思的是,家長越是重視、越是強調孩子一定要“贏”,孩子反而往往適得其反。心態平和的孩子更容易笑到最后。“我們經常告訴孩子,多一道杠就是多一份責任,不是多一份權力。”紀蔚認為,“要讓孩子理解什么是競爭,如何合理競爭?!?/p>
下一篇:兒童暴力行為與家教有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都市兒童煩躁是“宅”出來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