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在一次育兒心理講座結束后,一位三十多歲的媽媽焦慮地過來咨詢,說是自己九歲的兒子原來挺乖巧聽話的,近一年來不知怎么啦,突然變得出奇地調皮搗蛋,脾氣也越來越大,經常在家無緣無故地亂發脾氣,摔壞家中的玩具,在學校學習成績明顯下降,還跟同學打架。更奇怪的是,他好像突然變“小”啦,原先早就能夠自己做的穿衣脫鞋、刷牙洗臉等,也不愿自己做,總是吵著讓媽媽幫忙;已經是三年級學生,完全能夠自己看懂的課外書,也一定要纏著媽媽讀給他聽。媽媽有時被兒子的搗蛋和糾纏弄得實在煩啦,也用打、罵教訓過兒子,可是結果不僅無效,還發現兒子的搗蛋和糾纏行為更變本加厲了。我告訴這位媽媽,兒子的突然變化表明他有了不安全的感覺,他是希望通過這一變化引起父母的關注,只有找到變化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通過詢問家中近一年來有些什么特別的事情發生,發現這位媽媽在一年前又生了個小兒子,原來是小弟弟的出生讓大兒子感到失去了“母愛”,他在用調皮搗蛋和糾纏母親的行為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與小弟弟爭奪母愛呢!
這個兒子的變化,讓我想起兩個月前見過的一位14歲女孩,女孩漂亮文靜,行為規矩,談吐有禮貌,看上去非常討人喜歡。女孩的媽媽告訴我,女孩從小學習成績優秀,能力出眾,一直是老師的寵兒,在小學擔任過少先隊大隊長,初中預備班時還是班長。可是自兩年前進入初一之后,卻突然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成績一路下滑,對班級工作沒有熱情,以前活潑開朗的笑容也消失了,同學老師都說她像變了個人。媽媽起先懷疑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女兒有了“早戀”,可是兩年了也沒有發現有關這方面的蛛絲馬跡,問女兒原因,女兒也只是搖頭,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一下子對生活失去了熱情。在咨詢室,女孩整整痛哭了半個多小時才勉強止住,似乎要把這兩年來內心壓抑的委屈、痛苦和憤怒全都宣泄出來。女孩說,她從小父母離異,雖然沒有了爸爸,但媽媽和外公外婆都非常疼愛她,所以她一直感覺自己很幸福。自兩年前媽媽有了第二次婚姻,又生了一個小弟弟后,她發現自己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她知道媽媽仍然很關心自己,明白不應該嫉妒小弟弟,但就是再也快樂不起來啦。
對于這些已經多年在“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來說,突然出現的小弟弟,無疑是搶奪他們“父母之愛”的入侵者,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造成“創傷事件”,父母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主動多與孩子談心交流,多用行動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傾聽孩子內心的需求,接納孩子的不滿、委屈情緒,對于孩子在這一特殊時期表現出的不良行為給予理解,切忌使用懲罰,在孩子安全感不足的時候,給予更多的關愛,要讓他們感受到放心,雖然有了小弟弟,但父母對他們的愛始終如一。
下一篇: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成長需要愛的氧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