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今,獨生子女的養育和教育問題是令很多父母們深為撓頭的一件事,因為成長環境的相對局限性,很多孩子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健康問題。相對于老一輩,年輕的父母們更加關注的,是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十·一”長假以來,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門診,很多以往被家長重視程度不夠的早期智力開發、感覺統合測試及訓練、注意力測試及訓練、心理咨詢和治療等不治“身病”的專業門診,今年都異常繁忙。
10月6日上午,在該院兒童保健所心理治療室,4歲的小男孩洋洋正饒有興致地玩著沙盤里的沙子,他一會兒將各種感興趣的玩具埋在沙子里,一會兒抓起一把沙子,瞬間張開手掌,讓沙子從自己的指尖滑落,還自言自語地嘟囔嬉笑著,好不愜意……坐在沙盤一旁的楊良政醫師,笑瞇瞇地看著洋洋全神貫注地玩著,不時和洋洋對幾句話,提幾個小要求,比如這個玩具好玩嗎?這是什么?注意衛生,不要讓沙子濺在地下等等。半個小時后,洋洋結束了沙盤游戲,楊良政醫師要求其將玩具完好地放回原處,這時洋洋的父母推門進來,洋洋高興地對媽媽說:我下次還要來這里玩沙子。
據了解,洋洋的父母平時工作忙照顧不上孩子,只有周末才從爺爺奶奶家接洋洋回自己家,因此與孩子交流和說話的時間非常有限。爺爺奶奶對孫子的照顧,可以用無微不至來形容,孩子的衛生、安全和營養問題都考慮得周到細致,但是帶孩子戶外活動和與玩伴接觸的機會卻很少。洋洋現在都四歲了,語言表達還不是很清楚,與陌生人接觸膽小羞澀,獨處時膽怯畏懼。洋洋的父母甚是擔心,這樣下去,孩子豈不是就成了“孤獨癥”了。于是趁著長假,帶孩子來找心理專家咨詢。
從楊良政醫師那里了解到,洋洋身上的這些表現,心理學上稱為“偏倚”,幾乎可以說是很多正常兒童的“通病”。究其原因,基本與養育方式和成長環境不良有關。孩子出現“偏倚”的狀況,并不一定表明今后都會出現問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自我認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后天教育的補足,這種狀況便會得到改善。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孩子的情況得不到及時有效地干預,就有可能出現諸如語言發育落后、感覺統合失調、心理問題等一系列的癥狀,那時就非常有必要進行對癥治療了。
楊良政醫師告訴記者,洋洋玩的這種沙盤游戲,是在一個絕對輕松和安全的氛圍,在心理治療師的引導下,讓孩子通過游戲的方式,自由演繹創造世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積存在內心世界的負面情緒得以充分釋放,使其曾經受到過創傷的早期人格結構,在潛意識層面得到修復,從而激發出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成長的動力,潛移默化地克服那些難以克服的困難、痛苦或者壞的習慣。事實上,就是通過有效游戲,為孩子創造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這對促進兒童健康人格的發展非常有必要。
下一篇:遞減法改掉孩子拖拉毛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寶寶認識身體不尷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