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校園里普遍存在的男生不如女生出挑這個問題,除卻學校教育的因素,家庭教育是不是也該做必要的反思呢?尤其是男孩的父母們,他們對兒子成長過程中的式微,又該承擔哪些責任呢?
母親不應溺愛兒子
“男孩的問題,根源還在他們的母親。”上海市心理協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默說,母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兒子傾注的關心和情感會自然而然地要多于女兒,這是母親作為女人的特性所決定的。在母親的潛意識里,從自己體內分娩出的一個“小男人”,會使她覺得特別的珍貴,這是女性的本能,只是在多子女年代,這樣的表現不很明顯,而在獨生子女家庭里,往往母親養育女兒會比較理性,而一旦生了兒子則會融入過多的非理性的寵愛。
陳默老師說,男孩在幼小時期的生理結構不及女孩穩定,這也使得他們比女孩們更容易生病。由此,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全家總動員”,對男孩的呵護又自然會多于女孩,使得男孩從小在一種比女孩更“金貴”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呵斥不如正面鼓勵
除了上述因素,陳老師還指出了一個隱性的問題。孩子到了小學階段,本身就比女孩要晚成熟一到兩年,再加上老師的評價標準和榜樣激勵,大多又是以乖巧、懂事、細致、認真的女孩為范本,所以,男孩往往得到的是低評價,時常聽到的是老師的呵斥:“你怎么那么調皮!”“你的作業怎么做得那么差!”而這時,如果家長也成了老師的“幫兇”,與老師的低評價相一致,那么,很可能在男孩的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低評價心理暗示,導致男孩自信心的喪失甚至自暴自棄。因此,對于老師的低評價,男孩的家長應該起到“橡皮”的作用,及時地將老師的低評價“抹擦”掉。比如,同樣是幫助孩子改正字寫得差的毛病,父母不妨換種口吻:“寶寶,你昨天的幾個字不是寫得蠻好的嗎?今天怎么會寫不好呢?寫慢點試試看,一定能寫漂亮的。”
心理滿足至關重要
“12歲前,一個人的心理如果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那么他們長大后的處事能力就會比較強。事實上,女孩在青春期后智力發展就會慢慢出現停滯狀況,而男生則是智力發展的旺盛期。但現在即使到了高中、大學,成績好的還是女生多,這恰恰是女孩們從小獲得的心理滿足要遠遠多于男孩,這也使得女孩們能更自信、更從容地成長。顯然,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心理疏導與積極鼓勵是至關重要的。”陳默老師給男孩們的家長提出了這樣的忠告。 本報記者 王蔚
下一篇:調查:34歲的孩子最自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怎么對待任性的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