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語言心理

語言心理

調查:34歲的孩子最自私

分類: 語言心理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9-27

閱讀 :262

  人類并非生來就懂得分享。瑞士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在幼年時期通常表現自私,直到七八歲才懂得與人分享。專家認為,這一突然轉變是人類基因和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糖果考驗

  瑞士蘇黎世大學恩斯特·費爾主持的實驗中,229名3至8歲瑞士兒童應邀參與3輪不同實驗。

  各輪實驗中,每名兒童面臨兩種選擇。研究人員向每名兒童分別展示一張其他兒童的照片,要求這名兒童在3輪實驗中分別就如何與照片上的兒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選擇。

  第一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得一份糖果并需做出選擇,把一份糖果全部留給自己還是平分給另一名兒童。

  第二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三份糖果,繼而選擇把兩份糖果分給另一名兒童、自己留一份,還是與另一名兒童平分。

  第三輪實驗中,每名兒童獲兩份糖果,選擇全部留給自己還是與他人各得一份。

  年齡差異

  面對“利益”考驗,不同年齡段兒童做出不同選擇。

  費爾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發表論文說,3至4歲兒童普遍顯現“利己”傾向,不考慮其他兒童的利益。5至6歲兒童的表現相差無幾。7至8歲兒童則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第一輪實驗中,近80%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獨食”。

  第三輪實驗中,盡管面對獲得雙份糖果的誘惑,仍有多于40%的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兩份糖果。

  相反,3至4歲兒童中不足9%選擇平分。

  分享觀念無處不在。第二輪實驗中,多數7至8歲兒童不愿意讓另一名兒童獲兩份糖果,而自己僅得一份。

  先天后天

  幾十年來,行為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爭論人類慷慨或自私的品質來自遺傳還是成型于社會塑造。

  費爾在論文中揭曉,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是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的產物。

  實驗雖然沒有確定各種因素影響的比例,但結果顯示,基因與社會文化均對平等觀念和分享行為的形成發揮作用。

  “正如性成熟是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其他現象也可以這樣解釋,”費爾說,“平等觀念與分享行為也可以由生物學和基因造成。”

  另外,實驗還顯示,沒有兄弟姐妹的兒童更加慷慨。這一結果出乎意料。

下一篇:孩子拖沓責任在于父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孩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責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常德市| 汝城县| 中卫市| 京山县| 平舆县| 佳木斯市| 日土县| 延川县| 龙岩市| 兴宁市| 田阳县| 彭州市| 东光县| 仙居县| 襄樊市| 封开县| 望江县| 鄂尔多斯市| 枣强县| 宝坻区| 永善县| 金昌市| 泰州市| 福安市| 西青区| 邯郸县| 万全县| 东台市| 云龙县| 宁波市| 民勤县| 清涧县| 会宁县| 将乐县| 海丰县| 康乐县| 宜州市| 乃东县| 绥宁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