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媽媽,我想到你們床上和你們一起睡,可以嗎?
有可能是因為喬從來沒有在你們的床上和你一起睡過,而這次僅僅是出于好奇。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就事論事,可以這樣回答:“爸爸和媽媽這里睡不下了呀!我們都應該睡在自己的床上,爸爸和媽媽都喜歡有自己的空間啊。媽媽以前說過啦,如果你生病了,才可以來和我們一起睡,或者來和爸爸媽媽擁抱問早安的時候,才能來這里。你還記得吧?”這樣回答就夠了。
然而,如果4歲的喬經常在睡覺的時候造訪你們的房間,央求和你們一起睡,而你也試圖抵制他的這種行為,或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那么,毫無疑問他會表示強烈反對的。在他看來,能到爸爸媽媽的床上和你們一起睡覺,那是一種莫大的特權,自然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更何況他還只是一個4歲的孩子,正是依戀爸爸媽媽、喜歡撒嬌的時候。到了這個年齡,孩子已經能夠趁你們不注意的時候,躡手躡腳地爬到你們的床上,因此,要阻止他和你們一起睡,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了,至少你很難控制住他的身體了。
為什么大部分父母還是會讓孩子跟自己一起睡,并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到了晚上那個時候,你們夫妻二人可能都累了一天,精疲力竭了,也就沒有精力和心思跟孩子折騰了。第二,你們非常享受一家子擠在一起睡覺的親密感覺,那實在是太幸福了。通常情況下,是這兩種原因兼而有之。
英國埃克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珍妮特·瑞博斯坦說:“你會經常發現,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中的一方對另一方說:‘難道你不認為孩子應該去他自己的房間睡嗎?’父母中的另一方就會說些類似這樣的話:‘就這樣吧,這樣又有什么害處呢?我們不應該對孩子那么苛刻’。”
那么,害處在什么地方呢?如果孩子和父母一起能讓三方都帶來慰藉和舒適,為什么那么多的育兒專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消極看待這件事,否定這樣做呢?事實上,這歸根結底是一個程度問題。到底父母可以允許孩子隨心所欲到什么程度,去“侵占”父母的私人空間呢?這樣做,孩子并沒有得到比他自己的小床更大的空間,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自律性和獨立性。
珍妮特·瑞博斯坦教授說:“和孩子分享一張床,讓他和你們一起睡,并不僅僅說明你的孩子可愛、逗人喜歡,你們的關系有多親密,它還透露出你對孩子的心慈手軟和溺愛傾向,這樣只會滋長孩子對你們的依賴性,難以獨立。”這在于父母和孩子雙方,不僅僅是孩子一方的問題。如果你變得越來越喜歡孩子和你們一起睡的感覺,甚至孩子不在身邊你就睡不著,那你并不是在幫孩子。你或許可以像夫妻們常做的那樣,在你和孩子之間劃出一條“三八線”。你可以對孩子說:“這段時間是爸爸媽媽聊天說話、待在一起的時間哦。”
如果4歲的喬只能在他爸爸媽媽的床上才能入睡,那這也可能有問題。他會因此而失去許多機會,難以發展形成在他自己的床上獨立睡覺的重要能力。珍妮特·瑞博斯坦教授說:“你應該問問自己,孩子應該從哪些方面學會自立?能夠在自己的床上入睡,也就說明能夠在沒有別人幫助的情況下,能夠安撫自己,讓自己平靜下來。在各種各樣的情形中,我們都需要這種能力。”
如此看來,在回答喬的過程中,我們的態度要堅決,明確地解釋出她為什么不能和爸爸媽媽一起睡,但是也要試著對他表示同情。心理治療師蘇·柯文·簡森說:“首先,我會認同孩子的感受。你可以說,‘是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感覺是挺好的!畢竟爸爸媽媽和你在同一張床上,睡在一個被窩里。你想這么做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你不能,不能和我們一起睡!’”
如果他還是會在晚上趁你們不注意跑進你們的房間,爬到你們的床上,你可以采取新的對策。如果每天晚上都能在他自己的床上睡覺,那就給他一個小小的獎勵,這樣持續一兩個星期,往往會創造出奇跡般的效果哦。不過,要小心,不要讓他形成惦記獎勵的新習慣喲!
下一篇: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技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心理需求你了解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