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主持人:關于這套書是分年齡層次的嗎?
余治瑩:其實閱讀圖畫書,年齡段其實是適合幼兒到兒童甚至更大,只是說你孩子的大小你用不同的方式跟他閱讀,比如他是閱讀的部分,你父母是什么樣子讀給他聽,就是由父母讀給孩子聽。到了三到八歲的時候,你可以和父母一起共讀,八歲以上的孩子自己閱讀,所以他一本書,除非有些是專門出版給零到一歲的命名書之外,如果是圖畫書的話年齡段可以拉很長的,只是說閱讀的形式不同。如果他是零到三歲,因為他不太認識字,父母念給他聽,引導他去看圖。等到他三到八歲,他也有一些認識的時候,那個圖也有一個理解的時候,父母跟孩子是陪讀,有的孩子需要你指導,可是如果是八歲以上他想自己讀的話也是很好的方式,他可以自己閱讀。
主持人:像這次的比如說《大衛,不可以》這種書就不需要家長一起跟他讀吧?
余治瑩:對,有時候還要一些引導,他父母可以念字給他聽,由孩子看圖說出來,父母在旁邊鼓勵他,你講得很好或者怎么樣,或者做一個延伸的說明,所以雖然字很少,但是孩子還是喜歡跟父母一起讀書的感覺,享受親子共讀的溫馨,孩子他雖然有些時間愿意自己單獨讀,獨立閱讀,可是有些時候他還是需要能跟父母親一起讀,然后享受我的母親懷抱,或者是父親懷抱那種,有點撒嬌的,一起共讀一個圖畫書,這個部分其實方老師最有經歷,因為到現在她的小兒子都15歲了。
方素珍:對,我們讀《大衛,不可以》還在一起讀,那里面有一個很好的親子關系在,我那個小兒子現在15歲,有一天他回家他先傳簡訊給我,說媽媽你回家會罵我嗎?因為老師批評了他,還告訴我了,我說不會,媽媽愛你,然后他趕快再回一個,媽媽,我也愛你,然后就回家了,回家了我還是罵了他一頓(笑)這幾天他還是在讀圖畫書,你看他15歲了,他還是常常和我一起分享圖畫書,而且《大衛,不可以》里面是孩子做錯事,媽媽說大衛,媽媽愛你。
主持人:他會不會覺得《大衛,不可以》這種書對于他已經很幼稚了?
方素珍:不,他覺得他跟大衛不太一樣,但是是一樣做錯事,學校被批評了,他知道回來是要被媽媽訓話的,但是他從這本書里面知道媽媽是愛他的,所以媽媽會諒解他,還是愛他。
主持人:15歲也需要這樣的愛的教育?
方素珍:對,我們常常把《大衛,不可以》拿來開玩笑,大衛還有一本是上學去老師批評大衛的一些情況,我跟我兒子讀著是應用在生活里面,我兒子絕對不是幼稚。
主持人:就是拿繪本做愛的教育?
方素珍:對,他是跟媽媽看一本書,他15歲了,是成年了,他看這個書的時候就影響我們之間的親子關系。
主持人:你們有很多共通語言。
方素珍:對,你今天像大衛哦,他說那你就是大衛的媽媽,就是會愛他,這個就是那天跟你講的,這樣的書在他心里埋下的一顆種子,就是說他今天在外面不管闖了多大的禍,他闖禍不會到外面去尋求黑道分子什么的,他知道家有個媽媽,有個爸爸是他最好的避風港,他還是要回來跟我商量。
主持人:所以不管那本書孩子一看就能夠理解,文字很少,基本上都能讀得懂,還是應該跟孩子一起閱讀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大衛不可以也好,或者說文字多一點的《花婆婆》也好,都是應該一起讀的?
方素珍:《花婆婆》那個最能證明,像我們那么小的小朋友也是可以認真的聽,但是在導讀的時候,因為他為世界做一件很美麗的事,他很小,他不知道,他說我為姥姥做一件美麗的事情,我拖地,他隨時都會想要為世界做一件美麗的事,那你今天有沒有為媽媽做一件美麗的事,那媽媽有沒有為我做一件美麗的事,有啊,媽媽為寶貝做了一道好吃的菜,媽媽做了一件美麗的事。
余治瑩:它有很多跟親子的關系,比如《阿文的小毯子》,這個是他之前依戀的東西,因為他靠它度過了很多溫馨的夜晚,可是今天父母親不能說這孩子帶毯子上學太丟臉,就馬上扔掉,這部分就會造成親子之間的沖突。阿文的小毯子這本書就提醒父母親,其實你應該有智慧的處理,你要顧慮到孩子的感受,不是用哄騙的方法讓孩子把毯子丟掉,因為孩子已經跟了這么多年了,離不開的,所以要有智慧的處理方式,要把毯子剪成很多的小手絹,帶上學去,孩子也開心。另外就是奧莉微這本書,因為奧莉微是一個很獨特的女孩子,要把自己累暈,也會把別人累暈,每天要換這件衣服,那件衣服,做事也磨磨蹭蹭的,但是他有其他的表現,慢慢堆的沙包很丑,但是他可以堆出一個帝國大廈,媽媽帶他去看漫華,他回來可能會想將來自己成為一個舞蹈家,然后讓他畫一個抽象畫,他會在墻壁上畫起來,覺得自己是一個抽象藝術家。不管他怎么把媽媽累的要死,可是他們在睡前還是共讀圖畫書,媽媽會告訴他,你雖然把我累的半死,但是我還是愛你的。那他自然也會跟媽媽說我也愛你,這樣他們親子之間的感情更深了,所以父母親不要老師把你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因為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
方素珍:也允許孩子有夢想。
余治瑩:他的夢想是藝術家,芭蕾舞者,或者歌唱家,這個夢想就是他的目標,慢慢朝這個目標前進,有夢就會實現,如果完全沒有夢想這才是可怕的。
主持人:就是你應該相信你的孩子有一些特別之處。
方素珍:孩子是惟一的,獨特的。
主持人:昨天您在講這個的時候我就在想,現在說的比較多的是賞識教育,就是該不該有這么一個角度看孩子,當然這個很難,不易做到。就是你要多夸孩子,但不是孩子表現得很好的時候夸,而是表現不好的時候也要看到孩子特別的地方。或者到小學你就有壓力,你覺得我不管他是不是不可以?
余治瑩:所以就是透過圖畫書讓父母親更了解孩子,我的孩子也是很特殊的孩子,他會覺得或許我這個孩子就是另一個奧莉微,所以我們常常說透過圖畫書更了解孩子,親子關系更好。
方素珍:父母自己看了,自己也覺得,就像我看了我也會覺得我是第一個《奧莉微》。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下一篇:《我太小,我不能上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訪談:幫孩子建立讀好書的品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