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關于入學準備的特別提醒——
●入學準備不僅是孩子的事,父母也要有心理準備
◇放心讓孩子去嘗試新的學習生活,即使入學前準備好了,不等于入學后就沒有問題了。
◇允許孩子犯這個年齡會犯的錯誤。被老師批評也是孩子成長的促進力。
◇一、二年級的成績不等于今后初、高中的成績;一、二年級的學習習慣、態度、速度、方法卻會影響初、高中的學習。
◇多觀察孩子從學校回來后的心情,及時解除孩子心中的疙瘩。
●不是入學后所產生的問題,都應該在入學前準備好
孩子要入學了,有準備當然比沒有準備好,但是過度的“準備”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動力,也會給家長帶來焦慮。
從對家有小學生的父母的調查來看,有些問題的產生是可避免的,即可在入學前作好準備的。比如:下午課無精打采,可以在入學前,至少兩個月以上給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寫字姿勢的基本準確性,可以在入學前通過訓練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握筆、坐姿習慣。但是,有些問題則不是這么簡單,比如:好動坐不住、碰到老師批評就不想上學、寫字速度慢、拼音字母與英語字母認讀上的混淆等等。這些問題的產生與孩子的個性、養育背景、心理特點、心智成熟情況,以及問題產生的特定背景等等,都有不同的關聯。需要我們父母做切實的分析,正確地對待。
●小學初期的學習,本身就帶有學習準備的意義
小學初期,在有系統地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多的是培養新小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習慣,適應學生生活。因此,有的孩子上課中會突然站起來,在老師的“不準許”和同學異樣的眼光下,慢慢就學會克制自己了;有的孩子拿著“48分”的卷子快樂地告訴媽媽,在媽媽遺憾的表情中才懂得這個分數的意義;有的孩子不知道做功課與考試的區別,在考試時也請教同學,被取消考試資格,以后,孩子就懂得了……還有類似的,如:上課做小動作,課本忘記帶,不知道回家有作業等都屬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常犯的“錯誤”。在學習生活的實踐中,孩子體驗著如何當一名學生,這個“體驗”包含著順利和不順利。我們父母則應當持平靜、接納、等待、必要時介入干預的態度,允許孩子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
PART4: 海外視角
美國:給準小學生家長的建議
①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全:讓孩子在家中練習學校的作息時間;妥善保存孩子的疫苗接種、預防注射記錄,定期帶孩子做基本健康檢查。
②培養孩子的社會性以及情緒的穩定性:和孩子分享今天發生的最特別的事;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贊美他的特別表現;教他適當表達心中情緒;在開學前后,邀請班上其它孩子到家里玩。
③觀察孩子的學習方式與特質:隨時問問孩子在學校看到什么?或做了什么?試著讓孩子練習“聽令行事”。
④注意孩子的語言發展:常常和孩子聊聊天,每天讀書給孩子聽。
⑤讓孩子多多了解他所處的世界:鼓勵孩子參與各種文化、藝術、歷史、社會活動;當孩子問“為什么”時,反問“你覺得為什么?”以了解孩子的想法。
⑥多了解學校的規范:和班主任老師談談你的期望,了解各種科目的內容以及學習標準;借助角色扮演游戲,讓孩子體驗在學校可能面臨的問題。
德國:家園給孩子的特別禮物
◆幼兒園除了組織孩子們參觀學校外,還要去——
→訪問警察局:了解犯錯誤和犯罪的區別,知道做小學生以后就要遵守學校的校規,什么時候有為難的事情都可以打報警電話。
→見識消防隊:接受防火教育,了解火災的時候要保持冷靜,躲在建筑物的什么位置最安全。
→觀摩園丁的工作:了解植物的培育,然后每人捧一個小花盆回家,自己精心照料,直到出苗、開花。
此外,還有交通教育專家講座、語言發音專家測試等等。
◆父母除了為孩子買一只各種文具配套齊全的書包外,還會準備一個驚喜——
入學彩袋:圓錐形的紙袋,里面裝有各種糖果甜點,以及爸爸媽媽、親戚朋友贈送的小禮物,像巨大的蛋筒冰淇淋,每個孩子都會抱著它去參加開學典禮,興奮地期待著典禮結束后打開彩袋的那一刻。
上一頁12345 下一頁下一篇:幼兒園里留園的洋寶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幼兒園培養孩子哪些特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