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 中小學生放暑假已經有段時間,記者調查了解到,留守在家和上補習班成為孩子們在暑假里的最多選擇。面對著有些“變味”的假期,不少孩子都期待著能夠好好地和伙伴們玩一場。在假期里,孩子們該怎樣安排,本報特意邀請了青少年教育專家為家長支招
“宅”一族:玩游戲、看電視成留守“主餐”
孩子放假了,這對于不少家長來說也是一種煩惱。因為家長不能像孩子那樣放暑假,還是要照舊上班下班。于是,不少不能陪伴孩子的家長選擇讓孩子留守家中,或是由爺爺奶奶等老人照看。
家住槐蔭區的初中生小張就是假期“留守一族”。小張的父母要照常上班,無暇顧及孩子。暑假開始的這段時間里,小張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在家。因為缺少約束,小張每天都要睡懶覺,起床后就開始看電視、打游戲,暑假作業成了放在桌子上的擺設,他很少翻開看一眼。對此,小張的父母有些無奈。小張的媽媽每天下班看到兒子在玩電腦都火冒三丈,然后就開始訓斥小張,但小張依舊是我行我素。考慮到自己和丈夫都要上班,小張的媽媽甚至動過將兒子送到戒網癮學校呆幾天的念頭。
在記者的采訪中,像小張這樣留守在家中的孩子占到了受訪孩子的半數。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因為沒有父母的監督,打游戲、看電視成了他們無拘無束“居家生活”的“主餐”,正常的作息也因此被打亂。
專家建議:青少年教育專家、原山師大教育心理學教授孟海蘭堅決支持“讓孩子走出家門,動起來”。孟海蘭告訴記者,孩子們放假了,不能一味地在家里沉浸于玩電腦、看電視,否則孩子容易形成網癮。為此,家長應對孩子玩電腦、看電視進行一定的監督和控制。孟海蘭建議家長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去和伙伴們一起做游戲、玩耍。在與同齡孩子的游戲活動中,孩子會主動表現自己,然后去配合同伴完成活動要求,對于培養孩子團隊精神、人際交往、開放性格等都有好處。
學習班趕場族:
剛放假就被逼進培訓班
還沒放暑假時,各種輔導班的宣傳廣告已經鋪天蓋地地涌向了眾多家長。而在假期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不難發現身邊那些每天奔波在不同培訓班之間的孩子們。
父母們普遍認同一個道理:要想高飛,必須早飛。因此,他們覺得孩子學得越早,就越有優勢。就這樣,很多孩子的假期被各種學習班剝奪了。為了讓孩子更有競爭力,家長們唯恐孩子們在假期里閑著會浪費時間,于是將孩子的暑期“日程表”排得滿滿的——— 暑期學習班、假期銜接班挨個兒上,放假了,孩子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大部分家長依舊認為考大學是孩子的最好出路,而外語和數學等重點科目在高考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讓孩子學好這幾門功課,父母們不惜花重金請家教、報學習班。不僅中學生假期要充電,小學生們也被父母安排去對重點學科加強學習。
對于家長們的苦心,不少孩子是叫苦不迭。正在參加英語輔導班的小學生思奇告訴記者,他原本并不討厭外語,可因為被安排著接連不斷地上輔導班,現在他看到外語課本就感覺有些煩。
除了重點學科,多數家長們還希望孩子能掌握一兩項文體特長,為以后的競爭加分。日前,記者在省青少年活動中心看到,前來報名參加各種培訓班的學生絡繹不絕。表演班、舞蹈班、朗誦班、樂器演奏班等更是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青睞,暑假剛開始,很多培訓班已經滿員。“暑假不能浪費了,孩子有點才藝特長對將來有好處。”一位來給孩子報名學吉他的家長說。
專家建議: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對于知識也樂于去接受、學習。孟海蘭認為,家長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報補習班、特長班,而應該用興趣來引導孩子。否則,家長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強迫孩子學習某些技能或知識,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根據孩子的需求,家長可以考慮在假期里給孩子報學習班,但首先要考慮孩子的意見和興趣傾向,并且不要安排過于緊密,避免孩子放了假又陷入學習班中,就失去了假期的意義。
下一篇:別讓孩子在暑假染上網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享受生活的快樂精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