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時間管理是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管理時間,可以幫助孩子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快樂地享受生活和學習。
【親子現場】
案例1:
魯迅成功的一個重要秘訣是珍惜時間。他在紹興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患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他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避免影響學業,他必須做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魯迅的興趣十分廣泛,喜歡寫作,又很熱衷于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等,因為廣泛涉獵,需要看的書籍和學習的知識很多,所以時間對他來說非常重要。雖然他的工作環境和身體狀況都不是很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因此,他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案例2:
悠悠是個不會安排自己時間的孩子,每天放學后,都會先去和小伙伴瘋玩,每次都要等到媽媽去叫她吃飯的時候,才會回家。
回家吃飯后,她也不會抓緊時間去做作業,而是盯著電視看,等到困得難受時才想起做作業,這樣,悠悠每天的作業情況很不理想,不僅字體不工整,而且錯誤很多。
考試的時候,她也不會合理分配時間,每次時間都不夠用,致使考試成績一直不理想。媽媽為此很頭疼。
【專家剖析】
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關系到學習效率的高低,同時也是良好習慣的組成部分。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充分地利用時間,學會管理時間,讓孩子在時間的利用上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孩子的人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價值。
時間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經出過一個謎語:“世界上哪樣東西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東西歸于消滅,使一切偉大的生命不絕。”這就是時間。
守時是一種道德的行為,體現了孩子的良好素養,也是孩子成功的保證。孩子如果不會管理時間遲到了,就會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是不道德的表現。
偉大革命家列寧是嚴格守時的人,他組織召開會議,不管到會有多少人,他總是要求準時開會。人民委員會遵照列寧的囑咐,在會議桌上擺著一個帶秒針的鐘,遲到的委員都要被記錄下名字,并且還會注明遲到幾分鐘。列寧嚴肅地警告一再遲到的人:“再遲到就登報。”
由于孩子的年齡小、自制力較差,所以不具有時間觀念,他們往往不會按照事情的主次和輕重緩急來安排時間,而是僅憑自己的興趣安排時間,這樣就會影響許多事情的處理。因此,在孩子不善于利用時間的時候,父母要運用一定的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這對孩子具有很大的意義。
下一篇:讓孩子從實踐中得真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聆聽孩子探索的腳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