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氣死了!氣死了!”兩歲的小兒子大聲地嚷著這兩句,氣沖沖地直奔媽媽前說到:“姐姐弄壞我的玩具了!”媽聽到“氣死了!”這幾個字,簡直嚇壞了,什么時候自己的口頭禪已經(jīng)成為孩子的話語了!
一日,和同事才四歲的小女兒玩,從簡單的游戲中,我們玩得很起勁,小朋友也很快活。突然,小女孩對我脫口而出,說:“阿姨你是豬!”當時第一個念頭很生氣,很想罵她,但又瞧她一副不知講錯話的樣子,還挺高興地以為這很好玩的!我就反問她這話從哪兒學來的,“從媽媽那兒學來的,因為媽媽常說我是豬,因為我屬豬!”
果然有一次在電話中,不經(jīng)意地聽到這位同事和自己女兒的對話就是豬來豬去的!
“媽媽你過來!”、“爸爸你快來!”、“爺爺你趕緊來!”這樣的話在一般家里很常聽到,而爸爸、媽媽、爺爺聽到這句話莫不趕緊跑了過去。其實,當孩子已經(jīng)稍稍懂事時,做父母、做長輩的應該要教育孩子,或糾正他不對的言行,讓他有事要向父母、長輩請示。但現(xiàn)在好像是“孩子呼,父母應”,大家反而認為是正常的!
“媽媽!我忘了帶作業(yè),你趕快給我送來!”講完,電話馬上掛掉。媽媽接到“命令”,趕緊送到學校,一點都不敢怠慢,這是名副其實的“現(xiàn)代孝子”。
“小慧呀!小慧呀!快去寫功課!”“好啦好啦,好煩哦!”“不要再打游戲了!快去洗澡!”“知道啦!真討厭!”在家里,這樣的話每天不知要高聲重復幾次?而親子關系也常搞得很僵。
年輕的父母,以上類似的場景在您家上演過嗎?小孩的這種話語與應對,注意到了嗎?它有何貽害,您可曾省思過?這不是小事,這是攸關孩子將來立身處世的關鍵,我們看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與文學)將言語列在第二科,就明白言語對人一生的重要性。
優(yōu)雅的言語與氣質誰人不愛,而父母對于自己小孩的言語,是否仔細去教育過?平常是否也注意到自己言行態(tài)度,會對孩子有很大的潛移默化作用?還是疏忽大意任憑孩子無知的發(fā)揮? (方廣)
編后:別看孩子小,好像什么都不懂,其實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與模仿的對象。如果為人父母不能覺察自己就是小孩最根本的老師,那么有一天,當您聽到他們粗暴甚至不堪入耳的話語時,可別意外,因為在家庭中除了父母、親人與電視之外,他們沒有其他的學習對象!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切莫忽略父母教育子女的天職而影響孩子的一生。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錯誤的對應與言語,一旦自幼養(yǎng)成了習慣,來日要糾正,恐怕就難了!
下一篇:用平靜的態(tài)度正確解讀死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帶孩子去逛超市的學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