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帶孩子逛超市對很多大人來說是件頭疼的事情,小孩子天性愛吃愛玩,小孩子一進超市,仿佛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興奮得不知東南西北,吃的喝的玩的都要買,增加了不該有的額外開支。然而對高靜來說,帶孩子逛超市是她教育孩子的另一個好方法。在她給記者的郵件中,她這樣告訴記者:“超市對大人來說只是購買生活用品的地方,對于孩子,它不僅是個看新鮮的地方,更是一個大學堂。在這里,孩子可以認知,可以探索,可以學到社會交往的很多規矩。”于是,我們約了個時間見面,聽高靜談談心得。
將超市當學堂
高靜的兒子叫跑跑,今年5歲了,或許是取了這個名字的緣故,小家伙一直非常好動,對什么東西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逛超市是跑跑最喜歡的一件事。高靜抓住兒子這個愛好,在逛超市上做足了育兒的文章。
從跑跑3歲起,周末為家里采購時,高靜就帶上兒子一起,在逛超市時間,高靜總是有意識地培養兒子的觀察力。從最初的認識事物入手,比如這個地方是賣什么的,那個地方是賣什么的,并讓他一一記住這些商品名。一段時間后,她對兒子提出了比較認識的要求,讓兒子觀察這些商品的不同之處,比如在服裝專區,她讓兒子分辨出冬季服裝和夏季服裝有哪些不同,在生活用品、副食專區,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區別在哪里。不久,她又提出新的要求,如給超市某專區的商品分類,哪些是食品,哪些是生活用品,使兒子的觀察從局部開始轉向整體。
在超市,高靜還注重培養兒子與陌生人交往的能力,讓他看別人是怎么向別人打招呼的,怎樣向別人問價的,怎樣買東西的,然后模仿別人問價,選商品,包裝。剛開始,兒子向超市的導購員阿姨問價時有點不好意思,但隨著時間長了,兒子就變得大方了、自然了,并開始有主見地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商品,并且還對這些商品的好與壞講得頭頭是道:買上衣時要注意顏色和下衣搭配,甜食不能天天吃,這樣會造成營養過于單一,甚至吸收不到營養……
隨著跑跑的長大,他不再滿足于挑選物品這么簡單的一個動作了,而是強烈要求自己購物。高靜就自己做了些卡片,在家里與孩子進行模擬超市的游戲。高靜和跑跑輪流當收銀員和顧客,跑跑從中學習數字認知、配對以及簡單的加減法等,這樣就開始了數學游戲階段。隨著跑跑逐漸成長和鍛煉,他對逛超市逐漸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自己知道需要哪些物品,可以對超市管理人員禮貌地詢問并請求幫助,可以從架上選購、在媽媽的幫助下查看保質期,最后自己提著籃子付款。
購物之前約法三章
很多媽媽不愛帶孩子去超市,超市的商品琳瑯滿目,單說吃的就是五花八門,誘人饞蟲,玩的更是眾彩紛呈,讓人愛不釋手,更不用說自制力缺乏的孩子們。孩子們常常經不起誘惑,看見喜歡的東西就往購物車里丟,不買就大哭、耍賴。無可奈何之下,只好買了,回家一看,有的東西完全是沒有必要的。
如何對付孩子沒有選擇的購物欲呢?高靜有自己的體會,她說:“因噎廢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如教會孩子逛超市。兒子四五歲的時候,正是要吃、要喝、要買、要玩的年齡,看一樣,要一樣的,道理聽不進,不滿足其要求就大哭大鬧,在公眾場合非常難看,每次出門總是高興而去,掃興而歸。”鑒于這種情況,高靜事先和孩子約法三章:一、如果只是去逛逛,玩玩,那就只看不買,我明確地告訴孩子沒帶錢包,請他檢查,因此,他就是看中了什么,也沒用。
二、如果是有目的的購物,那就事先約定好,除必須的用品外,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兩種零食,孩子在名目繁多的商品中學著選擇,在再三權衡中學會放棄,教會孩子取舍,訓練了節制毅力。
三、如購買出門郊游的食物,就由跑跑自己做主買,當然買了不好吃,他也要吃,不好玩的,他也要玩,不能丟在一邊。這樣多有幾次,他在買東西的時候就曉得要慎重選擇了。
高靜說:“一般在超市買東西,都是兒子自己選。在家說好只能買哪樣東西,可是去到超市一見著新東西,小孩子自制力不強,難免會改變主意,看到好東西,便雙眼放光。一天他看到一盒巧克力,標價68元,于是迂回地問:‘媽媽,這個巧克力很好吃吧?’我說:‘這個偏貴,媽媽買不起。’兒子想了想,問:‘媽媽,你為什么賺不到大錢呀?’媽媽說:‘媽媽正努力呢。’兒子失望無比:‘要是媽媽能賺到大錢就好了,這個巧克力就不用待在這里了。’有時候他會忘記和我的約法三章,這個時候我是不會讓步的,一次放松,下次就難辦了。”
高靜的體會是,超市雖然給孩子提供了自由購物,可家長督導的過程卻永遠不能放棄,任何時候都應該理智地判斷它是不是孩子所需。
下一篇:父母的言行 孩子的未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如何向寶寶解釋死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