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紐約河谷希伯來協會的拉比艾維·維斯告訴我這樣一個故事:
幾年前,一對夫婦來到泰爾沙神學院院長拉比吉福特面前,要他解決一個家庭紛爭。丈夫是拉比吉福特全日制“托拉課”(《托拉》是猶太教育中最重要的經書)的一個學員,他覺得自己是托拉學者,不該干丟垃圾這種有失尊嚴的事。他的妻子不同意。拉比吉福特認為丈夫應該幫助妻子,他在宗教和法律義務上都沒有反駁理由。
第二天早晨,早晨服務開始之前,學院院長敲開這對年輕夫婦的門。男主人驚訝地邀請拉比進去。不,拉比吉福特回答說,我不是來做客的,我是來倒你們的垃圾的。你可能覺得倒垃圾有失你的尊嚴,但我不覺得。
為什么一個拉比要去教授日常家務的重要性?因為,正如我在第三章所講述的,猶太教是一個行動重于信仰的宗教。幫家人倒垃圾這樣正確的行動,比正確的信仰還要重要。
在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中,哈西德教派的創始人巴爾·謝姆·托夫將另一位拉比的臟咖啡杯拿到水槽去洗。當被問及這種舉動時,他回答說:“在贖罪日,清洗碗碟是大祭司的職責。”在這些和其他很多哲理故事中,家務活是和上帝的一個直接聯系。
如果人們少去注意那些引人注目、自我滿足的生活舉動,就能輕易地感覺到日常任務的神圣之處。當我們給花園除草,整理家庭文檔時,我們在創造秩序。當我們擺放餐桌,小心地把餐巾紙從中間折起時;當我們擺上悉心準備的飯菜,掃去地板上的碎屑時,我們在提高智慧。現代神學家和榮格學說研究者勞倫斯·克里指出,我們能在“削鉛筆、剝漿果、清理貓砂、訓練寵物”中看到神圣的火花。
所有這些觀點說明:細節之處見上帝。倒垃圾就跟找到治愈一種癌癥的方法或者跳入河中救人一樣神圣。
如果你有一個青少年孩子,他不知道日常家務事的巨大影響,因為他從來都沒有做過像倒垃圾這樣的瑣事,不要放棄希望,現在就教他認識日常工作的價值,不晚。
開始時,不要和孩子說任何類似家務活是神圣的這種話。如果家長跟孩子分享自己珍貴的心靈智慧,你的孩子可能會不理你或者覺得你很沒用。要讓孩子知道日常工作對他是有好處的,那么家長的認識和決心,即家長的態度需要改變。即使那些非常頑固,甚至我行我素的孩子,家長態度的改變都能導致他的行為發生改變。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強迫孩子喜歡他們覺得很無聊的日常工作。這其實完全沒有什么問題,正如拉比所說的,行為比信仰更重要。但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行動,加上一些青少年成長的實用知識,去引導孩子完成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三個項目:家庭作業、家務活和薪酬工作。
下一篇:學齡前BB看電視“十禁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個父親頂過100個校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