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學生能“收入”多少零花錢?近日,湖南一名小學生攢下20萬元零花錢的新聞“雷翻”很多人。
為什么家長要給孩子那么多零花錢?是疼愛孩子還是為了彌補“丟失”的時間?專家建議,與其多給孩子零花錢,不如家長抽出時間,愛他你就抱抱他,愛他你就陪陪他。因為,再多的金錢也替代不了親情。
故事
7歲小學生每月200元零花錢
7歲的玲玲在鄭州市鄭東新區某小學讀一年級,雖然年紀小,但出手卻相當闊氣,曾自己在商店里掏100多塊買玩具。
“我每個月至少有200元的零花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給我?!绷崃崽鹦∧橋湴恋卣f,到了春節,她一下子就能“掙”近兩萬元壓歲錢。
玲玲的父母也坦承,他們每星期至少給玲玲50元零花錢,有時候一高興還會給孩子“漲錢”,一星期給100塊?!坝袝r候,她姑姑、叔叔來了,也會偷偷塞給她錢,生怕孩子虧著。”玲玲的爸爸說。
而國內一份由292名孩子填寫的調查問卷——“我的零花錢”也顯示,僅有不到10%的孩子沒有零花錢,七成以上的學生每月零花錢在60元以內,每月有60元至150元零花錢的同學占到近兩成。
根據這份調查,有一個班40多名學生,零花錢攢了五位數以上的有7人,四位數以上的有20人。但更多的則是“小月光”。
調查
孩子們的零花錢都花哪了?
那么多的零花錢,孩子們都花哪兒了?
18日中午放學時,鄭州市金水區某小學門口,小吃攤被孩子們給“包圍”了,小商店內也擠滿了學生。
“奶奶,我要10塊錢的烤面筋?!比昙壍膲魤粢幌沦I了好幾串,分給身邊的同學吃。“每天放學我都會買點零食吃,然后再回家?!眽魤粽f,她和同學都已把這當成了習慣,“大家都在買呀?!?/p>
校門口的小商店內,11歲的小兵正和伙伴一起研究店內出售的“無敵戰車”。小兵說,父母每月給他100塊零花錢,大多被他花在“買玩具”上了。一旁,9歲的一鳴則盯著手里的兩支色彩斑斕的鉛筆,不知道該選哪個好?!斑@些孩子,每天都會來買吃的、買玩具、買學習用品,他們都喜歡這些東西?!鄙痰昀习逍χf。
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小學生,他們無一例外地表示,零花錢大多花在了購買零食、玩具和學習用品上。
說法
為啥要給孩子那么多零花錢?
“想當年,我一個星期才有5塊錢零花錢,現在的孩子可真有錢!”聽說有小學生攢下20萬元零花錢,30歲的馬林有些憤憤不平。記者和馬林有著同樣的疑問。為什么家長要給孩子那么多零花錢?
“人家孩子都有,我們不給不顯得太小氣了,而且,給得多孩子才在同學中顯得有面子嘛?!奔议L林先生笑了笑說,以前他最多一天給孩子幾塊錢,可有天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回家撅著嘴,不高興,“問她為什么,差點哭了。”原來,女兒和同桌一起看上了件玩具,都想買,可她沒有錢,結果玩具被“富?!钡耐蕾I走了。“從那以后,我給孩子的零花錢就變多了。”林先生說。
馬先生有些郁悶。他說,他對孩子的零花錢管得比較嚴,可前幾天他發現,兒子竟然從家里偷錢買玩具。“你說說,要是不多給他點兒零花錢,他養成這個壞毛病可怎么辦?”
王女士對零花錢的態度則是,“孩子要多少就給多少”?!捌綍r工作太忙,陪孩子時間太少,心里總覺得愧疚?!痹谕跖靠磥?,給孩子零花錢,是為了彌補心里的愧疚,彌補“丟失”的時間。
建議
家長不如多給時間,少給錢
那么,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合適?家長馮先生說,他每天只給上小學的女兒5元錢,最多不超過10元錢,夠買零食就行。女
兒過年時的壓歲錢,也在征得女兒的同意后由他和妻子保管,在女兒提出合理的支取理由時才撥錢。
“家長多給孩子零花錢,不如多花時間陪陪孩子?!睆氖掠捉坦ぷ鞯睦罾蠋熣f,忙碌的工作使父母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子女在一起,于是,多給孩子零花錢就成了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在李老師看來,這種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反而會使得孩子之間相互攀比。
鄭州市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首席咨詢師王海勇也說,家長可以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從小學會支配,但是這種以物質滿足來補償孩子的心理還是要慎重。因為只是物質滿足,用錢來取代家長的陪伴,孩子慢慢會忽略別人的付出,只會索取,而且心安理得。孩子長大以后遇到困難,只會抱怨、指責。
他建議,家長給孩子零花錢以后,不如讓孩子買個記賬本學會記賬,錢都用在了什么地方,父母要有知情權。每星期或每月,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總結下,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學會判斷和支配。
專家
究竟該怎樣有效陪伴孩子?
李老師說,自己曾遇到過一位母親的求助?!八α耍B周末都不能在家陪孩子。所以,她對孩子幾乎有求必應,零花錢也給得不少,但孩子卻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調皮。”李老師告訴這位母親,“孩子調皮只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讓你關注他”。因為,當你只看到孩子的行為,不一定能看到他的心,當你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能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感情時,才能真正讀懂孩子。
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在王海勇看來,“中國孩子大部分是有父母的孤兒,盡管有父母陪伴身旁,但是卻沒有傳遞內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本科湓蛴袃煞矫?,一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中國父母壓力很大,忙于生存生計,沒有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二是家長的托付心態,以為把孩子托付給老人、學校、老師就可以了。
王海勇建議,想要有效陪伴孩子,家長首先要打破把孩子托付給老人、學校、老師的心理。孩子的監護權不能隨意轉移,父母要給予更多的精神支持,傳遞正能量,“這種精神支持和能量的傳遞,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奔议L最好每天抽出半個小時陪伴孩子,這種陪伴不是監督、指責、抱怨的方式,而是以游戲、學習、共同生活的陪伴為主。
下一篇:父母分歧最好“藏著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讀批評中的“藝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