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多多,一個出生時新生兒檔案上注明“體弱兒”的女孩,一歲時牙還沒動靜,長得不漂亮,也不聰明,性格靦腆。在幼兒園里每逢有節目表演,總是“樹”的角色,或干脆享受“舒服”坐在臺下看節目的“特權”。就這么一個小時候怎么看都像童話故事“丑小鴨”中丑小鴨的女孩,卻因為有了父母的無條件接納而感到被愛,因為有了父母充滿智慧的教育,而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
女兒多多素描
女兒的到來完全不在我們夫妻的計劃中,甚至有點不速之客的意外,在肚子里就給她起好了小名“多多”。多多出生的時候,只有四斤七兩多,因此所有的新生兒檔案都會在封面的顯眼位置注明“體弱兒”。一歲了,孩子的牙還沒動靜,到醫院做了幾次檢查,最后醫生找不出原因,只好安慰說“再等等吧,好像現在為止還沒發現不長牙的人”……
隨著多多漸漸長大,她外婆常常拿她跟我小時侯比較,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她媽媽聰明”。外婆外公都是演員出身,但是好像也沒發現孩子有藝術細胞。帶著孩子出門,朋友見面都會脫口而出:“長得不像你!”我知道后面的意思是說她不漂亮。最糟糕的是,女兒特別怯生,尤其在一些公共場合常常怯場、靦腆,甚至有時到讓我和老公都覺得氣結的地步。
多多在白果林幼兒園讀書的時候,兒童節的表演她基本上是站在最后面當“樹”,只需要在跳舞的同學后面隨著節奏揮動手中的樹枝即可,為此,她外婆一度很郁悶。更郁悶的還在后頭,多多在學前班的兒童節表演上,干脆連上臺的機會都沒有了。外婆告訴我班上就三四個人有“舒服”地坐在下面觀賞節目的“特權”。
因為她是我們的女兒,我們無條件地愛她
看到這里,你肯定會以為我是一位特別失望的母親,可是不,情況恰恰相反。也許正是因為女兒的“不來氣”,我們反而得到了做父母真正需要的“智慧”。
首先我們知道我們愛她,就因為她是我們的女兒,我們無條件地愛她這個人,而不是堆積在她外在的一些東西上。所以,我們對多多沒有多余的要求。一歲零一個月的時候,我們終于發現女兒嘴里冒出一個白色的小芽芽,我們比別的父母有更多的驚喜。孩子體重達標的時候,我們也比別的父母有更多驚喜。當要進學前班時,我開始考慮一個問題:以后多多成績不好怎么辦?因為這種可能性看起來還比較大呢。我想,只要不考最后一名就可以。后來又想,班上總有倒數第一名吧。經過認真的思考,我打定主意,即便是倒數第一名,也不逼她去上各式各樣的補習班。
身心健康第一
你肯定會以為我是一位對女兒聽之任之,不負責任的媽媽,可是不,至少我不這么認為。我的要求也許只是跟很多人不一樣。做父母的可能大都會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但我的目標是孩子“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其實這是更高的要求,需要父母更多的付出。
兩歲多,多多的爺爺去世,她開始接觸到“死亡”。稍微大一點,有一天,她在陽臺上向我招手,看起來很傷心快哭了,等我跑過去,她簡直就大哭了,我順著她的小手所指,原來是一只死去的蜜蜂。我一下抱住女兒,我想是時候要給她講講死亡了。
“什么是死亡”,孩子比我們想像得更早就會去思考。當我告訴女兒那些動物植物以后都會到更美的地方,那里老虎獅子都不吃肉,人和動物都和諧相處的時候,多多很得安慰,也給了她很大的想像空間。以后她再看到死去的蝴蝶啊、落下的花瓣啊,就會把它埋起來,然后為它們祝福,心里就平安了。
多多雖然靦腆,但看到小朋友摘花,卻有勇氣去制止。有一次,也是在讀學前班的時候,因為阻止同學摘花,被奚落,她當時委屈得哭了。下午這位同學就向她道了歉,這是對她勇氣的一個鼓勵。
讀一年級的時候,有次老師布置的周末作業是用樹葉做蝴蝶,那天從外地回來已是晚上,多多讓我陪她下樓采集樹葉,我一下去就順手摘了三匹樹葉,女兒馬上帶著哭腔說:“媽媽太壞了!”當時我莫名其妙:“我怎么了?”結果我一看,她正蹲著,借助微弱的路燈在撿掉下來的枯葉。
是的,女兒比我更真實地熱愛上蒼為我們創造的這個世界,包括一片樹葉,一只小蜜蜂。她說以后長大要當動物或者植物的醫生,很美的理想,對不對?
多多的“愛”
后來我發現常常是多多在教會我什么是“愛”。
當她白果林幼兒園表演中當背景“樹”的時候,我就試探著問
“老師愛不愛你?”“愛!”回答很堅決。
“哪個老師愛你?”“都愛。”
“哪個老師最愛你?”“全部都最愛。”
說實在的,女兒的回答讓我有一絲羞愧。人對周圍事物的態度其實就是他內心的反映,女兒的心靈比我更健康。然后我發現,幼兒園的老師確實很愛多多,盡管只讓當“樹”。
因為搬家,白果林幼兒園讀了一年就轉學到花園里的金蘋果幼兒園,但她死活不肯轉學,就因為舍不得原來的老師,后來承諾要常回去看她們,多多才讓步的。多多現在已經上二年紀了還會常常想念金蘋果的老師,只要彈起過去幼兒園的鋼琴老師鄭老師教的曲子,就要哭。最近我們剛剛去看了鄭老師,見面時多多很不好意思,沒說一句話,但她確實了卻了一樁心愿,因為從老師那里回來后,一路上話很多。
在學前班,多多連“樹”也當不成了,我忍不住把“老師愛不愛你”的問題遞進式地又問了一遍,女兒的答案一點也沒變。
“老師愛不愛你?”“愛!”
“哪個老師愛你?”“都愛。”
“哪個老師最愛你?”“全部都最愛。”
我開始對女兒刮目相看了。女兒對愛的理解感染了我。所以后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我有機會向鞠校長提意見的時候(就是關于表演的時候有幾個孩子沒上臺的問題),我能做到心態平和地表達我的意見。我很感謝校長虛心地接受了意見,后來在學前班的畢業典禮上,班上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節目!
女兒愛教過她的每一位老師,今年中秋節前,她主動把自己覺得最漂亮的月餅給上課最多的王老師、姜老師、曾老師一人帶了一個去,雖然我覺得這樣顯得有點寒磣,但轉念想,孩子送的一個月餅比我們家長送的一盒月餅肯定更能感動老師,因為這是她愛的真實表達。后來我專門問多多,你是當著同學面送的,還是悄悄送的?多多說下課的時候,就在教室里送的。我不由得感嘆:孩子的愛真是純潔,表達愛的方式也比我勇敢和脫俗。
習慣的培養
雖然我做好了孩子當“最后一名”的思想準備,但我知道智商是天生的,習慣卻是后天的,所以一定要培養她的好習慣。道理是明白,操作起來很難。比如學鋼琴,我不讓她考級,因為我想養成練琴的好習慣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練琴肯定會出“狀況”。使我常常覺得守她彈琴太耗人了,簡直就是在“斗智斗勇”。有幾次我完全想放棄了,找女兒攤牌,不學鋼琴了。這時反倒是她堅持:“你想讓我半途而費,不讓我持之以恒!”哎呀,人家整整用了兩個成語哦。
現在女兒彈琴有時仍然會讓我氣得七竅生煙,但感謝女兒她教會了我“持之以恒”。我是一個特別容易放棄的人,女兒比我強。
多多成長中多多的驚喜
慢慢地女兒讓我有更多的驚喜。
我沒想到她會在班上第一批加入少先隊,雖然班上分兩批就全部入隊了,但這已讓我很驚喜了。
多多天天很早就到學校,而我現在上班還常常遲到;
多多回家先做作業、彈鋼琴然后才玩,動作也很麻利,而我現在做事還喜歡“拖”……
多多比她媽媽強得多了去了。
一年級結束了,“一(四)班”出了一本寫話集。我迫不及待得找她寫的作文。終于找到了,卻只有幾句話,而有的孩子卻是好幾篇長長的作文印在上面,惆悵之余,仔細對比一下其他孩子的文章,多多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好在我有接受“最后一名”的思想準備。
寒假,王老師布置了“小小讀書娃”的作業,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反正從那個冬天開始,她變得很喜歡讀課外書,常常我們一家三口并排在沙發上或是床頭上一人捧本書各看各的,有一天我笑起來:“這完全就是江總書記提倡的‘學習型家庭’嘛。”
進入二年級,班上以小組為單位有個寫話本,組員輪流寫日記,并讓家長、同學、老師都要寫評語。這樣我又讀到了多多和她同學們的日記,而多多的每一篇日記都會帶給我驚喜,我甚至可以毫不謙虛地說,她的日記已超過了越來越多的同學。
驚喜仍在繼續。
有一天女兒對說“我當了兩個大官兒”,她說這話的認真勁兒讓我爆笑。不好打擊她,便問是什么“大官兒”,她說是小組長和中午吃飯時管女生排隊的。我很驚喜。晚上當我談到多多很蒙福的時候,多多大概嫌我說得太隱晦,在一邊老用手碰我,提醒我“是大官兒!是大官兒!”過了沒多久,女兒電話里告訴我她當中隊委了,是學習委員,我說那就三個大官兒了?不,她糾正我,是四個,還有一個是中午吃飯幫老師拿口罩的官兒。
我工作很忙,很少到學校接女兒,也就很少有機會跟老師交流。終于有機會去接她,王老師告訴我多多很能干,很會說,很能說。啊?這是在說我那個怯場而靦腆的女兒嗎?看來我需要重新做好思想準備迎接多多不斷帶來的驚喜了。
保守她的心勝過一切
我很喜歡猶太人的一句箴言:“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經濟現象中有一個大家常說的“馬太效應”,即“多的我還要加給你,沒有的,我連你有的也要奪去”。如果一個人心靈有美好的果子,上蒼就讓他結出更多美好的果子來;反之,一個人美好的東西越少,上蒼連他那一丁點的美好也要給他奪去。
有了美好的心靈,加上良好的習慣。上蒼有一天就會把聰明也加給你,多多就是這樣的吧。
日光之下有哪個人是依靠自己的聰明得到幸福的呢?
所以作為一個常常得到驚喜的母親,我想與大家分享:如果你的孩子一開始就在常人眼里很優秀、很聰明,那你一定要當心了,因為父母的沾沾自喜反而會讓他們忽略對孩子美好心靈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最后孩子連開始的聰明也失去了,馬太效應不是說“連你有的也要拿走”嗎?。如果你的孩子很普通,恭喜你!那就請你和我一樣踏上發現之旅吧!用發現的眼光去尋找孩子美好的心靈,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上蒼就會加倍的把聰明賜給他,馬太效應不是說“多的我還要加給你”嗎。順序很重要!
順便還告訴大家一個驚喜,多多也越來越漂亮了。“相從心生”,我相信如果“保守她的心勝過一切”,她會更漂亮,漂亮到讓你驚訝。那時我倒不驚訝了。
下一篇:家長不妨向你的孩子索取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不是家長的出氣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