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開學至今快兩個月了,小學新生在新的環境里結識了新的伙伴,開始有了新的學習任務。背起書包的小學生,生活中除了玩耍,還多了"做功課"的任務。面臨孩子在轉型期的種種表現,家長是否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文具
開學一段時間后,小學一年級年級組長何老師仍發現,每當要求全班拿出書本文具時,還有孩子舉手,請老師幫忙一起在書包里找。原來,從準備文具、包書、理書包,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媽媽代勞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剛上學,已經比幼兒園要辛苦很多,與其“浪費”時間做這些“額外勞動”,不如讓孩子早點睡覺,好好休息。
在何老師眼中,對一年級新生而言,比起練習題,督促孩子學習,更重要的恰恰是這些“額外勞動”。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是孩子入校后最要緊的事情。
一個孩子,如果連自己的書包文具都不會整理,又怎么可能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何老師介紹,為了培養孩子們做事的計劃性,她鼓勵孩子們每天自己抄寫家校聯系本。不會寫字,就用“D”(讀)“F”(復習)等字母和符號替代,實踐證明,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完成任務。有時,學校還會給孩子小小的“教訓”,督促孩子養成好習慣。
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
“一些孩子在家事事被家長呵護得很周詳,結果上課時胳膊肘被同桌碰了一下,忘了帶橡皮,任何的小意外,都要舉手向老師報告?!焙卫蠋熖嵝堰@些家長,與其幫孩子解決問題,不如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孩子完成作業后,家長不要越俎代庖替他檢查,應該讓孩子自己先檢查一遍。如果家長在幫孩子檢查作業時發現了錯誤,也別立刻告訴他錯在哪,只需提醒他有個錯誤即可,然后讓他自己去找去發現。
別說老師的壞話
此外,不少一年級老師告訴記者,經常從天真的孩子口中了解到,有爸爸媽媽習慣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看到孩子作業做得晚了,聽到孩子說上課被老師批評了,就覺得孩子受到了委屈。其實,明智的家長應該意識到,自己和老師應該是伙伴關系,一味袒護孩子,讓孩子覺得學校不可愛,老師不可親,只會助長其厭學情緒。 文/小路
下一篇:孩子是怎樣變“笨”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中的五大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