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子去年以高分考入上海交大,周圍的熟人都說“你兒子很優秀啊”,就連從沒見過我兒子的人也這樣說,這讓我有些納悶,見都沒見過怎就知道他優秀?
兩個女兒很少被這樣夸。因為她們的學習成績沒有哥哥那么好,還有兩年高考,能上個什么大學,還是個大大的問號。于是,她們也就沒有這么多“優秀”的評價。
但在我眼里,女兒依然優秀,她們有很多優點是哥哥所欠缺的。
譬如那天晚飯的餐桌上。
我父親年近八十,雖不至于糊涂,但有些自說自話。吃好飯,他把自己吃剩的一小塊肉放到了我兒子面前,說“吃肉”。我心里“咯噔”一下,因為我們都明白,吃成那樣的肉,誰也不會吃。只見兒子猶豫了一下,慢慢地挪開了那個小盤子。動作因為克制而緩慢,并未表現出明顯的反感,但是,他的動作對表示“不吃”的意思是很明確的。
姥爺一離開,女兒就朝哥哥開了“連珠炮”:你知不知道尊老愛幼?你不吃沒關系,非要當著姥爺的面這樣做嗎?待姥爺走開了再挪開盤子,會死啊!就算是馬路上不認識的老人還要尊重呢,更何況這是你姥爺!你太傷老人心了,我剛才眼淚都快出來了……
我大大地表揚了女兒,很嚴厲地批評了兒子。兒子知道理虧,不管我們說話多重,他都沒反駁。第二天,我又認真和他說這件事,我不要求他吃姥爺吃剩的東西,只要求他不要在老人面前失禮,直到他保證以后不再這樣。
孩子們也都知道,媽媽從不會為了學習成績朝他們大動肝火。如此盯住一件事“碎嘴”,也不是我的風格。但是,這樣的事必須較真兒。做人和學習成績,孰輕孰重,家長的標準肯定會影響孩子。
有一次坐出租車,和駕駛員閑聊,說到孩子的消費。駕駛員說,他女兒“沒有兩三百塊的衣服,是不穿的”,我忍不住說,你開車掙錢不容易,干嘛給孩子買這么貴的衣服?他有點無奈地說:“大家都這樣,她也不愿比別人差。”接著他又用歡快的語調說,還好,她學習不錯,只要她學習好,別的都可以……
我忍不住勸他說,這可不行,要讓她知道父母的不易,要體諒你們。但那個駕駛員還是一個勁兒地說,只要她學習好。
“只要孩子學習好,別的都……”,這話太熟悉了!曾經有人說過,全中國的家長好像都開過會,統一過思想,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這句話。
如果家長真的只要求孩子學習好,然后考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別無他求,那么,等孩子長大成人后,表現出對父母冷漠、不體諒、不孝順時,父母就不要傷心難過了,因為是你自己從來沒有這樣要求過孩子,沒有這樣引導過孩子。
前些天,看馬未都的一本書,提到聯合國對人才標準的概括,很簡單,四句話: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學習。
其中,“學習”放在第四位,而且是“學會學習”。會學習,是一種能力,不是學習成績。
兒子當時沒有語言上的或者是明顯的舉動向姥爺表示反感,這在一個個性張揚的青春期的男孩那里,已經算是相當克制了。他平時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只是在那天的餐桌上,在我和女兒看來,他做得還不夠。
我也覺得兒子挺優秀,但并不是因為他考上了交大。
我還認為,兩個女兒同樣優秀,雖然考上交大的希望渺茫。 文/張榕
下一篇:與孩子交談可以提高語言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具有攻擊性的幼兒如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