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幸福的生活方式幸福的生活方式其實包含非常豐富的內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精神層面,包括日常生活中一般化的精神需求的滿足。
每個人對“幸福”二字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無論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包含了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內容,一般來講,美好的生活方式或者幸福的生活方式也應該是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物質生活,一個是精神生活。
所謂物質生活,就是正確的物質生活方式,前提是有物質基礎,但是又不能追求驕奢淫逸、不勞而獲。對孩子來說,物質生活中也包括良好的飲食、睡眠習慣等日常生活習慣。
那么,精神生活是什么呢?精神生活主要是指一個人能不能有信仰,能不能讓心理保持平衡,也包括能不能跟外界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有孩子提到過,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你,就會向你投來贊賞的目光,那么,自己心里就會得到安慰,這樣就會感到幸福。這種幸福就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幸福。
如果能夠把精神內容和物質內容二者高度統一,就是一種完美的幸福。我經常想,現在很多孩子、很多家長壓力都很大,雖然實行了雙休日,但孩子很少有能真正連續休息兩天的,很多孩子都去上“素質班”、“專業班”等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事實上,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功,能夠發展好。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患有“成功焦慮”癥,之所以讓孩子上各種班,就是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北京一家幼兒園招生,報名的前一天就開始排隊,很多家長都排了十多個小時了,但離報名時間還有十幾個小時。為什么呀?因為想讓孩子上好的幼兒園。據說,那家幼兒園一個月收3000塊錢,竟然還有那么多家長排隊,可見家長想讓孩子上好的幼兒園,接受好的教育的急切心態。因為現在上好的幼兒園,以后就會上好的小學、中學、大學,然后就能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后就擁有幸福的生活了。但是,很多家長實際上犯了一個錯誤,這條路本身并不是萬能的,也不能保證讓孩子直接走向幸福,它并非直通快樂。
所以,幸福的生活方式其實包含非常豐富的內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精神層面,包括日常生活中一般化的精神需求的滿足。
關于怎樣培養孩子幸福的生活方式,部分家長選擇了下面的回答。
“首先自己在生活中注意言傳身教,這點很重要,每天回家后把自己在工作之中感受到的快樂、愉悅及時與孩子交流和分享,然后注意在購物等消費過程中及時給孩子傳遞一些節儉的信息。”
“我有一個辦法,把孩子的零花錢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要求孩子盡量把錢攢起來,如果孩子想花錢,就先讓他從自己攢的零花錢里拿。這樣,孩子就會認為這些錢攢得不容易,大手花錢的毛病可能就會改一改了。慢慢地,給他灌輸應該怎樣合理花錢的方法。現在,我感覺他好像不像以前一樣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了,已經有些節儉的意識了。”
“我認為,應該讓孩子學會對任何需求都能夠進行理性的思考,讓他可以沒有零花錢,但是當他認為自己需要某種東西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跟他溝通,讓他說出需要的原因。然后,我們再滿足他的要求。我一直是這樣堅持的,我的孩子從來沒有過亂花錢。”
這些家長的實踐涉及到了言傳身教、購物消費、零花錢等細節的內容,是一些很有價值的做法。
為孩子創造幸福生活的幾個關鍵:
(1)給孩子一個完整健康的家庭,營造一份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
(2)盡力給孩子創造足夠的物質生活保障。
(3)培養孩子的理想和志向。有理想的人精神才是飽滿的。
(4)鼓勵孩子向自己的目標努力,在他取得一定的成績時要予以肯定。
下一篇:打造孩子一生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糾結:做好員工or做好媽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