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科學研究發現,自然界的幾乎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超乎尋常的模仿能力。
先讓我們從聰明的猴子說起。有這么一件趣事:一個賣草帽的人工作了一天很辛苦,回家時走到半路靠著一棵大樹睡著了。等他醒來后,發現帽子全都不見了,抬頭一看,看到樹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頭上都頂著一頂草帽!原來猴子看到賣帽子的人頭上戴著草帽,于是也學他戴起草帽來。這可怎么辦?賣帽子的人忽然靈機一動,把頭上的帽子拿下來,扔到地上。接著怎樣了呢?猴子也紛紛開始模仿,將草帽摘下,扔到地上,于是帽子又物歸原主了。
聰明的猴子自然不必說,其他的動物會怎么樣?科學家做過一項實驗:用食物做誘餌讓一組雞學會連續啄綠鍵或紅鍵,而讓另外一組雞在旁邊觀看前一組雞通過連續啄鍵獲得食物的整個經過。結果,輪到第二組雞上場時,這組雞很快就會去啄鍵。這說明,在觀察其他雞的行為的過程中,雞學會了自己該怎么做。雞的這種觀察模仿能力讓實驗者頗為震驚,在此之前,科學家原以為只有靈長類等高級哺乳動物才有模仿能力。
就連雞這種“頭腦簡單”的動物都能模仿,更不要說頭腦發達的人類了。事實上,在所有的生物當中,人類才是“技高一籌”的模仿高手,模仿既是人的天賦,也是人的本能。
說了這么多題外話,無非是想提醒家長,是大自然里的生命就會模仿,是人就會模仿,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誰都阻擋不了。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才般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幾年里,模仿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眼看到的、并且在后來與自己最親近、相處時間最長的那個人——父母的能力。
一個人在孩童時期,模仿不僅是他學習的主要方式,也是他能夠正常與他人溝通和交流的重要體現。15個月大的孩子是否具有模仿他人的最初嘗試,還常常被看做衡量他發育正常與否的標志。而如果孩子到了18~24個月的時候仍沒有產生一些基本的模仿行為,心理醫生甚至就要懷疑這個孩子有自閉或者神經系統紊亂的傾向。
來看看一個孩子是如何通過模仿進行學習的吧:伴隨哇哇落地時的第一聲啼哭,孩子的模仿行為便不知不覺地開始了。從父母喜怒哀樂的各種表情中,孩子學會了皺眉哭、學會了咧嘴笑;從父母不斷重復的“爸爸”“媽媽”的聲音和嘴型中,孩子學會了咿咿呀呀地叫著“爸爸”和“媽媽”;從父母拿電話、遙控器等物品的舉手投足中,孩子學會了像模像樣地打電話、開關電視;從父母喂自己喝水、吃飯、幫自己穿衣服、哄自己睡覺的一舉一動中,孩子學會了對著洋娃娃當起“小媽媽”;從父母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的言談舉止中,孩子學會了把“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從父母粗魯的語言里,孩子學會了說臟話……
可想而知,孩子身上的許多行為,都是從父母身上模仿學來的。有一個1歲多的小男孩,一天突然拿起媽媽的梳子,對著鏡子梳理起自己的頭發來。媽媽看見兒子這個舉動后感到很詫異,心想:“他的頭發又短又直,我從來沒有給他梳過頭發也沒教過他梳頭,他這是跟誰學的呢?”這位媽媽有所不知,教兒子梳頭的“老師”恰恰就是自己,是自己在平時梳頭時,兒子在無意識中“偷偷”學來的。
再來讀一則平常卻很值得關注的小事,相信你一定會在感同身受的同時更多幾分警惕,警惕你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拽拽衣角,數鴨子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一天,星星幼兒園里的吳老師正在課堂上興致勃勃地教孩子們學念新兒歌《數鴨子》,她先念一句,然后讓孩子們跟著念。念到“哎呀哎呀數一數”時,吳老師不經意拽了下衣角,結果,就是這么個細微的小動作,被聚精會神地跟著她學兒歌的孩子們看到了,孩子們竟不約而同地也拽了一下自己的衣角。更有意思的是,后來在孩子們已經都能獨立把這首兒歌念得滾瓜爛熟的時候,每次一念到“哎呀哎呀數一數”這一句,他們都會有意地拽一下衣角,即便吳老師三番五次地糾正他們的這個多余動作,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一直改不過來。這件事真讓吳老師哭笑不得,從那以后,吳老師無論再教孩子們學什么,都會格外注意自己的每個細小舉動。
模仿一種行為容易,改掉一種行為很難,這便是模仿學習的顯著特點。如果我們起初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他快速模仿到一些能夠令他受益無窮的好行為、好習慣,又何必在開始時放松自己的言行以致為孩子樹立一個壞榜樣,讓他學到一些不好的東西,然后等到我們發現時,再花大力氣對他進行費時費力又很不討好的所謂的教育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老師,是孩子進行模仿學習的最直接、最恒久的對象。父母教育孩子,本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只要父母隨時做好自己,教育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如果你希望孩子知書達理,你就不要蠻不講理;如果你希望孩子誠實守信,你就不要信口開河、出爾反爾;如果你希望孩子不斷努力,你就不要拒絕學習;如果你希望孩子樂觀豁達,你就永遠別在他面前垂頭喪氣……
■自然界的幾乎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超乎尋常的模仿能力。
■在所有的生物當中,人類才是“技高一籌”的模仿高手,模仿既是人的天賦,也是人的本能。
■孩子身上的許多行為,都是從父母身上模仿學來的。
■模仿一種行為容易,改掉一種行為很難,這便是模仿學習的顯著特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老師,是孩子進行模仿學習的最直接、最恒久的對象。父母教育孩子,本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只要父母隨時做好自己,教育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如果你希望孩子知書達理,你就不要蠻不講理;如果你希望孩子誠實守信,你就不要信口開河、出爾反爾;如果你希望孩子不斷努力,你就不要拒絕學習;如果你希望孩子樂觀豁達,你就永遠別在他面前垂頭喪氣……
下一篇:你的一言一行左右著孩子視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同的六一相同的快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