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教得好不好是校方的責任”
“許多家長認為,我花幾萬塊錢把孩子送到你們這么好的學校,把孩子教育好,自然就是學校的事情,教不好,自然就是學校不行、老師不行!”海南實驗中學副校長王如琨說。
海南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教師賀曉英已經有20年教齡,她說,許多家長工作忙,實在不能作為不管孩子的借口。把孩子教育好,社會、學校、家長三者缺一不可。
●把分數作為最重要的目標
許多家長把孩子的分數看成最重要的教育目標,考高分家長高興、榮耀,考不好就生氣,甚至打罵。更多的家長為孩子周末報很多補習班、或者請家教,把孩子的時間全部占滿才放心。
“金錢不能代表時間,滿足孩子不是真正的關心,什么都代替不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次傾聽……而不是上來就問成績、提要求。”王如琨說。
●不懂愛護孩子的方法
家長大都是愛護孩子的,但有些人的確不懂愛護的方法。
王如琨說,許多家長天真地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在小學很乖、學習很好,到了初中、高中一樣會很好,缺乏對孩子生理、心理變化的研究,對孩子的信任慢慢變成了放任。
還有一種錯誤的愛護,就是“關注變監控”,許多家長孩子做什么都不信任,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問,孩子做什么家長都知道,給孩子以強烈的被監控的感覺,無形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一切都包辦代替
賀曉英說,有些老人考慮孩子什么也不會,什么都給孩子包辦、代替,造成孩子自立能力極差;有些老人對孩子過分溺愛,容易管出自私的孩子。
王如琨認為,孩子到了初中,已經對媽媽的嘮叨、細膩產生了厭煩感。他呼吁,父親們也應該多管管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到了初中以后。
●缺少與孩子溝通
王如琨說,有的家長在孩子出了問題后要么責怪校方,要么責怪孩子的朋友,或是夫妻間相互責怪。
“其實,這部分家長都沒有做到真正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他們自己,更是要注重‘言傳身教’,家長確實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王如琨說。
●老愛拿孩子和別人比
典型的表現是:開家長會后,某家長回家跟孩子說,你看人家××,多乖、學習多好,人家的媽媽開家長會多風光,你什么時候也能讓媽媽聽見夸夸你的話?
王如琨認為,家長們的愿望是好的,但總想拿自己的孩子和很優秀的孩子比,總抱怨自己的付出沒有應有的回報,肯定會很失落,也會讓孩子承受很大的壓力。
下一篇:成長需要的幾種“維生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歷盡苦難孩子走進清華北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