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投射作用”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最常表現出的心理機制。在心理學上,它是指個人將自己的思想、態度、愿望、情緒等個性特征,不自覺地投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身上,進而造成認知上的影響。
從前,我在我的婚姻治療室里面對有婚姻問題的配偶時,就常發現“投射作用”是造成溝通障礙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夫妻雙方都頻頻啟動這個先入為主的機制(不過憑良心說,沉陷在感情中的女人比較容易犯這個錯誤),溝通時就會你說你的,我聽我的,結果雖然談了半天,卻誰也沒弄明白對方的意思。
父母在面對孩子時,尤其是面對孩子的課業學習或技能學習時,因為彼此之間權力的巨大失衡,也很容易由上對下啟動這個自以為是的心理機制。
美國有一則關于這個心理機制的寓言故事是這么說的:在一間漂亮的、四面都是落地玻璃窗的大房子外面,有一只小鳥很想進到屋子里。每天它都鍥而不舍地 往玻璃窗上撞,可一直沒有成功,而且每次撞完之后,這只可憐的小鳥都會重重地跌落到窗臺上。其實,那一大片落地玻璃窗的旁邊明明就有一扇開著的窗戶,可小鳥總是閉著眼往玻璃上撞,完全沒有發現那敞開的窗口。
路人看見小鳥笨拙的行為,都難過而嘲笑地說:“你看,那只笨鳥,難道它不知道旁邊就開著扇窗嗎?它怎么能這么笨呢!”
有一天,有位老先生拿著望遠鏡出門,無意間把望遠鏡的鏡頭對準了小鳥。當他從望遠鏡里仔細地觀察了那只笨鳥的行為之后,才愕然發現,原來那只每天閉 著眼撞玻璃窗的愚笨小鳥,其實并不是想進屋子里去。它其實是在快樂地啄食黏附在玻璃窗上的小昆蟲,并且滿足地躺在窗臺上享受美食呢!
我很喜歡這個寓言故事,因為在我處理的很多具有偏執性行為或情緒困難的個案中,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常常都會遇到學生和家長就要學什么而產生爭 執和矛盾的情況?!拔抑浪苈斆鳎褪遣缓煤脤W!”“我知道他有興趣,但就是故意和我作對!”“我是他媽媽,我難道不知道他喜歡什么嗎?”……我自 己是個母親,也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問題是,我們心目中的蛟龍或彩鳳,是不是也正是孩子心目中所希望成為的龍鳳呢?
有一個在管理學書籍上常常被用來解釋溝通技巧的真實例子,我很想在這里再述說一遍,好讓你對生活中因投射作用而產生的“誤解”有更清楚的認識。
有一次在美國一檔脫口秀節目中,主持人林克萊特采訪了一個小男孩。他問:“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當飛行員?!?/p>
林克萊特為了考驗這個小男孩的反應速度,也為了增加節目效果,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大海的上空時,突然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那個時候你會怎么辦呢?”
小男孩想了想,回答說:“我會告訴飛機上的所有人都要系好安全帶,然后我會背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p>
小男孩說完這話之后,觀眾席上立刻嗡嗡地響起了不同的聲音,有的人被他的童言童語逗得哈哈大笑,有的人為他的膽小自私搖頭嘆息。但在這些聲音稍稍平息下來之后,觀眾卻突然看見小男孩帶著悲憫的神情,噙著眼淚繼續說:“因為我要趕快跳下去拿燃料!”
所以,當我們認為了解自己的孩子時,我們是真的了解,還是在投射心理的作用下,自以為了解呢?
下一篇:怎樣讓兒童盡情去繪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孩著重家庭學校對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