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孩子學琴之后,我發現用視奏新譜來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辦法。既提高了讀譜速度、積累了音樂素材,也很好地訓練了記憶力。
記憶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記憶的準確度,一個是記憶的時間長度。怎么能保證記憶的準確度呢?只要第一次向大腦輸入信息時,保持心平氣和,準確無誤,并且在每一次復習當中,都準確無誤,不鞏固錯誤信息,這就可以了。至于怎么盡量延長記憶時間,是可以依照記憶力訓練中的記憶規律來安排復習的。
在女兒剛開始學《簡易湯普森》的時候,我找來同樣難度的譜例,讓女兒一邊看譜一邊彈。那時只要求準確不要求速度,彈得多慢都沒關系,但一定要準確,而且只彈一遍,嚴禁她重復彈奏。這樣就能保證每次彈的都是新譜。這樣做的目的是訓練女兒第一次接受記憶材料的準確度。
后來,練習的譜例超過16個音符,長度超過大約2到4小節時,這才開始了記憶速度的訓練,即看著彈一遍,背著彈一遍,但也僅限背彈一遍,絕不彈第二遍。孩子記憶的水平高低,就在于彈第一遍時的準確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學考試我也不準她提前復習。不復習就答卷子,才能知道哪里學得好,哪里有問題。
“準確”是記憶力訓練中唯一的一個標準。訓練時,我采取5折法。如果她告訴我能記住兩小節,我就讓她背著彈一小節,甚至不準她再多彈一個音。由于從不超出孩子能力范圍,孩子覺得很容易,準確這個標準就很容易達到。這樣的視譜訓練每天至少一次,每次只要5分鐘左右。
其實,這種樂譜記憶力訓練法很簡單,難在堅持10天、堅持100天、堅持一年、堅持三年,難在每次都平心靜氣地要求準確。
我記得自己真的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來培養女兒準確讀譜的習慣,而收獲也是巨大的,是驚人的。孩子越長大這種訓練的效果越明顯。
在小學四年級之前,她的考試一直是雙百分,卷子上不會有一點兒馬虎的痕跡。因為這對她來說太簡單了。這也不難理解,彈琴的時候兩只手的旋律都要記準確了,彈巴赫的二部創意、三部創意時,兩三條旋律線,都要記得精準。至于普通學校的聽課呀、背題呀,那就像一個聲部的旋律,對女兒來說就太輕松了。
后來女兒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的6年里,幾乎不用花時間去背譜子,十多頁的曲子彈幾遍就記下來了,而且很少在讀譜上出錯誤,帶過她的鋼琴老師都稱贊她吃譜快吃譜準。這方面在全校同學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我覺得這都來自于她最初學琴時那每天5分鐘的準確練習。
遺憾的是,太多的琴童家長,忽略這個“準確”標準,也耐不住這個性子。這類媽媽的問題是——急于求成。
孩子在學習第一本書第一小節的時候,家長往往不以“準確”為標準,急著讓孩子去考級,總希望孩子過課更快些,晉級更快些。在開始的時候,錯誤只是一個音符一個連線、一個漸弱記號,是不耽誤過課考級的。但習慣、心態一旦形成,到了彈車爾尼749、840時,到了16分音符密集,要上速度時,孩子只要一抬手,那大小錯誤就會層出不窮的,只好停下來一個一個地改。
無奈的是孩子那個馬馬虎虎的習慣已經養成了,手上那些毛病是按下葫蘆起來個瓢,而老師留的練習曲子也早不是5~7個音符一行譜那樣簡單了,音符連成排列成隊密密匝匝,連音記號都要換好幾個彈法。最不堪的是年齡小點的孩子,常常顧了指法,忘了連線,找準了升降記號,忘了表情是“輕快地”……不用家長數落,心智尚弱的小孩子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如果家長稍微表現急躁的話,練琴、上課都將成為孩子挨刀般難挨的差事兒。家長則更是苦不堪言、束手無策,常常是不學太可惜了,學又進行不下去,有太多太多的琴童家庭都折在這上面。
《小湯普森鋼琴教程》里有句話:“急于求成在教育上犯的錯誤比漫不經心要大得多。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則。”其實功課進度和考級真的不是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花時間把孩子的性情穩定下來。一項項一步步提高能力,比如記譜、樂感、節拍……這些問題一個個解決好了,那真可謂一勞永逸。如果養成準確記憶的好習慣,高中前,孩子在文化課上也會學得輕松、考得順暢的。因為考題都是復習無數遍的,只要記準確就大功告成了。
據說在高考中,平均每個孩子都有20分的“冤枉丟分”是因為馬虎被扣的。避免這類丟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只要在孩子小時候耐心地幫他培養認真的能力,尤其在記憶的準確度上高標準要求就行了。但是,很多家長都覺得一個音符一個音符要求太耗時間。況且,就差一個音也不會影響整個樂曲。殊不知,孩子正是從這一個音上讀出了母親做事的標準,正是從這一個音上承襲了馬虎的習慣,相反,如果在童年,多費心陪孩子一個小時,不論是在鋼琴還是其他學科方面,在孩子青春期或之后將為你省下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時間。可以說慎之毫厘,穩行千里。
下一篇:家長要肯定孩子的獨立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