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0世紀末中國某大直轄市婦產醫院的手術室外,我得以觀察到性別差異對我們面部表情的影響。
同一個下午,竟有七八位孕婦接受剖腹產手術。于是,手術室外擠滿了焦急地等候的家屬以及他們期待與忐忑的表情。
對于新生兒性別的猜測早已在進行中,前來探望的親友此時向“準爸爸”們提的最多的問題是:“知道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嗎?”
答案將由護士最早揭開。產婦還沒有出來,護士便先會探出頭來說一聲:“某某,男(女)孩兒!(。)”護士的語調有難以察覺的細微差別,說“女孩兒”時很平和,說“男孩兒”時多了些熱情。所以前者應該用句號結束,后者則似乎該用感嘆號。
情緒的大起大伏表現在家屬們的臉上。女嬰的長輩至少有十分之一秒的沉寂,然后表現出適當的興奮;男嬰長輩們預備已久的笑容與狂喜在瞬間綻放,臉上的肌肉擠成一團,那興奮是不需要節制的,像狂歡節里游行的人們,再多的瘋狂也不顯得出格。
一位顯然是祖母或外祖母的女人手捂著胸口,仿佛這樣可以保證心跳不會因興奮而劇烈。最激烈的表現發生在一位年輕父親的身上,他迫不及待地在樓上樓下跑動,通知自家的眾多親屬:“男孩兒!男孩兒!!”他臉上的笑容將持續到肌肉麻木,但是,那種因生男孩兒而帶來的光榮感、成就感,將持續到更久。
女嬰家長則顯得相對平靜,他們的笑容與興奮恰到好處地告訴我們:一個孩子出生了!而男嬰家長的表現似乎出生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種至上的光榮。
所有羨慕的表情均投向男嬰的家長們,絕對沒有人會想一想,為什么生男孩兒便值得如此興奮呢?
女嬰的家長們會互相說一句:“現在這個時代,男孩兒女孩兒都一樣。”甚至會說:“還是女孩兒好,省心,同父母貼心。”但問題是,如果這確實是普遍信奉的理念,還有說這句話的必要嗎?畢竟,男嬰的家長不會談論生男孩兒的好處。
我們為生了個男孩子高興的時候,不需要理由,僅僅因為這是一個男孩子;我們為生了一個女孩子而自我安慰的時候卻需要許多理由。這極為奇怪的現象卻被視為理所當然,沒有人提出質疑。
為孕婦做 B超時告知胎兒性別是被禁止的,這禁止其實是針對女胎的。沒有人擔心哪位父母會將男胎拋棄。
需要重復與強調的是,我是于 20世紀末中國某大直轄市的婦產醫院觀察到上述景象的。在這座城市里,不需要男勞力去耕地,女人也享有就業權、財產繼續權,也有扶養老人的責任,國家法律保護兩性平權。
性別的優劣觀念已如此深入骨髓,以至于我們不加思考地喜歡男嬰不需要理由。“男性=優等性別”,就是這樣簡單,簡單到被無條件地視為真理。法律在此顯得無能為力。
身為“準爸爸”時,我曾表示希望生個女孩兒。我這表態曾被認為是一種“作秀”,被人猜測為已經知道了胎兒的性別為女所采取的“策略”。我是哭笑不得的。我做上述觀察那天,我的太太也在手術室里。護士告訴我是個男嬰的時候,我表現出的興奮一如我希望是女嬰時的情景。我知道,最重要的在于我有了一個孩子,無論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是一個平等的人類成員。
下一篇:孩子做簡單題也馬虎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爸爸”永遠是孩子的偶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