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剛放寒假鄭楠就跟父母鬧起了冷戰。
這是鄭楠上中學后的第一個寒假,因為奮戰小升初,她已經有3年沒有擁有過一個完整的假期了,沒想到,媽媽又給她報了一個寒假強化班,春節之前每天都要上課。
越來越大的應試壓力,讓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本來,寒假放假,孩子有了時間,父母和孩子終于可以好好溝通了,但現在,寒假反而成了親子矛盾爆發的高峰期。
著名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說,現在的孩子生活有“三大三小”的變化: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大,生長的空間越來越小;住房的面積越來越大,心靈的容積越來越小;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習的動力越來越小。
“被捆綁的孩子怎么能不反抗?”盧勤說。
在盧勤看來,如果“親”、“子”各方都能換一種方式,親子關系也許就能有煥然一新的面貌。
父母:要把孩子送上山巔 別把孩子困在谷底
“中國的漢字很有哲理,我經常跟家長提到兩個字。”盧勤說。
盧勤所說的兩個字是“仙”和“俗”:
“一個人站在山上”登高遠望就能成“仙”,而“一個人總在谷底”目光短淺,只能成為井底之蛙。
盧勤認為,這兩個字很好地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現在的學校教育壓給孩子的課業負擔極其繁重,很少能給孩子提供“爬上山巔”的機會,“假期正是一個讓孩子開闊眼界的機會,”盧勤說,但是很多家長卻仍把孩子關在家里、關在書本里。
“現在的家長正在剝奪孩子尋找人生目標的機會。”盧勤說。“家是一個太小的世界,把孩子困在家里,孩子是不會擁有輝煌的未來的,因為,眼界決定未來。”
盧勤對一個叫國瑽聰的美籍華人女孩印象十分深刻。
一天晚上,美籍華人黃丹玲給盧勤打來越洋電話,告訴盧勤自己的女兒瑽聰在美國孟菲斯中學讀書,她看到盧勤書中描寫的中國農村的貧困孩子渴望讀書,很想幫助他們。
“瑽聰說她想發起一個云南援助項目,希望得到我的幫助。我當時就同意了。”盧勤說。
這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國瑽聰發動了全州的中學生進行募捐,他們有的直接到自家附近的飯店商店募捐,有的則在這些小店里打工掙錢。
最終,這些孩子一共募捐了1.3萬美元。
這群孩子真的到了云南,“一周后,當我再次見到這些孩子時,我明顯感到了他們的變化”,盧勤說,“他們都一下子長大了很多,他們的身上多了一分責任,他們眼中多了一個世界,他們心中多了一個牽掛。”
“成功的人大都是有目標的人,而他們的目標往往就是在中學時候確立的。”盧勤說,孩子們只有在經歷中才能成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關注的內容,才能逐漸設立自己一生的目標。
后來,國瑽聰又到了地震災區。現在她已經被美國哈佛大學提前錄取了,理由是她熱心從事公益事業,曾獲公益總統獎。
讓孩子離開家和學校這個狹小的空間,不僅給了孩子體驗的機會,還可以減少親子矛盾,“咱們老百姓常說這樣一句話:‘將軍趕路不抓小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胸懷寬廣了,自然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跟父母發生沖突了。”盧勤說。
孩子:把與父母的交流當做鍛煉交往能力的機會
親子關系的改善不僅需要父母的改變,也需要孩子的轉變。
盧勤說,跟小學生相比,中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加獨立了,在很多事情上有自己的見解,當與父母的意見不一致時往往就會產生矛盾。
盧勤給中學生們提出建議:利用寒假進行一次足不出戶的、社會交往能力的訓練。訓練的對象就是平時最熟悉的父母。可以把家作為社會的縮影,把父母當成社會上普通的成年人,這樣就要改變自己平時與父母慣常使用的溝通方式:當自己有什么需求時,不要再像小時候那樣直接索取,當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也不能再用頂撞、發脾氣、耍賴的方式來解決了。要想辦法說服父母。
“商量也是一種能力。”盧勤說。
盧勤講了她和兒子之間曾經發生的一件事。
一天,兒子跟盧勤說想第二天到同學家過夜。盧勤回答:“不可以。因為上次有同學到其他同學家過夜,沒跟父母打招呼,結果讓家長非常著急,都找到學校了。”之后,兒子沒有再提這件事。
第二天放學后,兒子問盧勤:“如果您寫的書沒人看怎么辦?”盧勤回答:“我的書賣得挺好的呀,不用擔心。”兒子又問:“假設沒有賣出去,您會怎么想?”盧勤想了想回答:“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會挺傷心的,畢竟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對呀!您也知道如果做了準備而沒有人響應會傷心的,我們同學家都準備好了,我要是不去人家也會很傷心的。”
“他是在用巧妙的方法說服我。”盧勤說。
“這個寒假就把成功說服父母作為一個目標。”盧勤建議。
很多人認為,父母過多侵占孩子的自由空間是造成目前親子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孩子在抱怨家長的時候,也要先問問自己。”盧勤說,你希望父母別總把自己當成孩子,你是不是做的就像個孩子?你假期里是不是在毫無節制地上網?是不是房間里亂七八糟、烏煙瘴氣?
“如果離開了學校就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時,那又怎么向父母證明‘我已經長大了’?”
盧勤說,孩子在中學階段往往有兩個突變期:一個是初二;一個是高二。初二時孩子有了成人意識,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張,高二時一些孩子的潛質突然爆發,在某些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面對這些變化,家長要做的是:對孩子放手。因為只有放手了,孩子才能“飛上山巔”,眼界打開“理想才能放飛”。
孩子要做的是:讓家長放心。因為家長只有放心了,才能真正放開拉扯著你的雙手。
下一篇:管教孩子須防“三代大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的“不聽話”行為解密(2)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