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媽媽:
我特別地想知道:在您的心里,我真的是個很差勁的孩子嗎?您為什么這樣打擊我的理想呢?
這學期的科學課上,老師講杠桿和滑輪,我特別感興趣,也聽得很認真,我覺得終于有一科我喜歡的課程了。當天的家庭作業是找出生活中用到杠桿和滑輪的例子。很多同學都到網上直接找答案。但是我回到家沒有這么做,我認認真真地從廚房到客廳、從臥室到陽臺,一間間地找出了用到杠桿和滑輪的物品。老師在班上表揚了我,因為只有我的發現成果是班里最多的。科學課里有很多很有趣的知識,我越來越喜歡上科學課,我的科學課成績一直是班里最棒的。
有一次,老師對我說,我在物理現象上很有悟性,有成為物理學家的潛力。聽到老師這番話,我差點兒高興地跳了起來!慢慢地,物理學家就成了我第一個遠大的理想。當我把理想告訴您,您卻嘲笑我說:“沒見過哪個物理學家的數學成績是不及格的。你的數學成績那么差,還想當物理學家呢?別讓人笑話了。”
媽媽,我知道我成績不太好。可是,我已經開始努力學習了。難道您就不能不打擊我的理想嗎?
媽媽,我希望您能看到我所做出的努力。媽媽,即使您不能給予我肯定和贊賞,也請您尊重我的理想,好嗎?
您的兒子:小逸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發自內心的賞識教育會讓孩子充滿自信
家長只問分數好不好,不管孩子心情糟不糟,恰似農民種莊稼,只問莊稼高不高,不管葉子黃不黃。作為父母,無論孩子的成績如何,您都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孩子,將孩子的閃光點通過賞識放大,幫助孩子樹立信念,這才是教育孩子正確的做法。
例子中小逸的媽媽無疑沒有注意到這點。她只是把目光鎖定在小逸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了孩子內心正在發生著的變化。也許孩子的成績并沒有因為有了遠大理想而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他積極向上的心態卻是值得家長鼓勵和肯定的。然而,這個時候,媽媽的冷嘲熱諷將孩子的滿腔熱忱撲滅了。家長一方面要求孩子進步,另一方面卻在打擊孩子。這樣的家長確實該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
在孩子的理想世界中,一切都是充滿希望的。孩子的理想是他精神世界的一種向往。而父母適時地發自內心的賞識,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讓孩子堅定地向著理想前進,更能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內心真摯的愛,從而增強孩子對父母和家庭的信賴感。父母一定要重視賞識教育對孩子的重要影響,學會利用賞識孩子的方式,引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換種方式愛孩子1.賞識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源自內心的愛
杜魯門在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總是有很多人去拜訪他的母親。一天,一位訪客見到他的母親后,這樣稱贊著:“培養出一個當總統的兒子,作為母親的您一定很自豪吧?”
杜魯門的媽媽笑著回答說:“的確是這樣。不過我還有一個同樣值得我自豪的兒子,他現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哩!”老媽媽對他小兒子發自內心的自豪感,深深打動了這位來訪的客人。
杜魯門總統的弟弟確實是個農夫。但是他們的媽媽并沒有覺得做農夫的兒子要比做總統的兒子失敗。她認為:無論是做總統的兒子還是當農夫的兒子,每個孩子都是她的寶貝,更是她的驕傲。
杜魯門的弟弟曾經這樣評價哥哥和自己:“我為我的哥哥感到驕傲,他無疑將是美國最為優秀的總統之一。與此同時,我也為自己感到驕傲。我作為一名農夫,不但用自己的雙手養活了自己,而且還照顧了父母。”
面對高高在上的總統哥哥,當農夫的弟弟卻是如此的心態,這種姿態該是何等的自信!而這自信背后,離不開母親的賞識。當孩子感受到來自母親內心深處的賞識,是那樣真誠、強烈時,無論將來孩子從事什么職業,他們都將是最為自信、堅定、出色的那個人。對于父母來說,成就孩子的精神上的富足,比滿足孩子優越的物質感更為重要。
2.賞識孩子,別讓高要求嚇退孩子的理想
苗苗特別仰慕那些設計出漂亮衣服的時裝設計師,她跟媽媽說:“以后我也要當時裝設計師。”媽媽聽了很高興地說:“這個理想真不錯。不過,當時裝設計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僅要學習繪畫,還得掌握色彩搭配,一流的設計師通常都精通幾門外語。我看還是先給你報個繪畫班,然后你每天背50個英文單詞來打基礎吧。”苗苗聽到媽媽說的話,心想:當服裝設計師要求那么高,還是算了吧。
沒過幾天,苗苗看到電視里的律師很神氣,就跟媽媽說,她以后想當律師。媽媽聽了還是很高興,鼓勵她說:“當律師好啊!我全力支持你!不過當律師要求背好多的法律條文,對記憶力要求相當嚴格,法律條例是不能出一點兒差錯的。如果你想以后當律師,那從小就要準備。要不從今天起,你每天背兩篇課文吧,這樣能鍛煉記憶能力,為你今后當律師打下基礎,以后你就不會感覺那么吃力了。”苗苗聽了后,又默不作聲了。從那以后,苗苗就不再對媽媽說她未來的理想了。
家長賞識孩子的理想也是有方法的。不能單純地只說“好”、“不錯”、“真棒”這類空泛的話,這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態度產生質疑,懷疑父母是否在敷衍自己;也不能為了激發孩子的潛質,將理想的現實要求直截了當地向孩子提出。因為孩子的理想并不成熟,只是一種對自己所崇拜事物或人的向往,太過嚴苛的要求只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進而讓孩子放棄自己的理想。
因此,父母在賞識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揣度分寸,謹防過猶不及的現象發生。
3.斷然否定孩子,不如切實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接然然放學的時候,媽媽聽到小朋友們都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喜羊羊與灰太狼》里的劇情,就問然然:“你最想成為《喜羊羊與灰太狼》里的哪個角色?”
然然想都沒想就回答說:“我想當紅太郎手里的平底鍋。”
然然媽媽驚訝地看著然然,實在搞不明白,別的小孩都想當聰明的小羊為什么然然的目標居然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平底鍋。她生氣地對然然說:“真搞不清楚你到底怎么想的,居然要當個平底鍋,那么多好的榜樣你不學,竟然沒出息到要當一個平底鍋!真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
然然看到媽媽這么生氣,不明白哪里惹媽媽生氣了。弄得然然以后都不敢跟媽媽一起討論動畫片了。
媽媽在面對孩子的理想時,不理解孩子為什么把目標鎖定在不起眼的人物身上。實際上,大人不能理解的,恰恰反映了孩子內心的想法。可能在然然看來平底鍋呢?因為平底鍋是懲罰灰太狼的一種工具,是每集必不可少的劇情調節劑。孩子所向往的是平底鍋內在的存在作用,并不是家長以為的“沒出息”的平底鍋。媽媽沒有深入了解然然的真實想法,就對他進行了斷然批評,這無疑傷害了然然的自尊心。
即使孩子的理想榜樣有偏差,父母也不應該妄下斷語。父母要了解清楚是什么讓孩子產生了這種期望。要讓孩子知道,不能以這種榜樣為目標的原因,而不要命令孩子“不可以”,否則孩子在不明事理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下一篇:孩子推遲入學有哪些好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讓孩子聽進你的建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