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與其說是隔代教育,不如說是隔代遺傳。祖輩的經驗,像基因遺傳一樣,拷貝到孫輩身上,無論是好習慣壞習慣,無論是保守思維還是優良品質。許多做父母的就擔心,自己的成長本來就有很多缺陷,祖輩的再教育,會不會給孫子遺傳同樣的品格缺陷呢?
“80后”父輩陳先生,自己希望用科學理念帶孩子。與之相反的是,祖輩信奉小孩粗生粗養好,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對書上的科學養育方法也不以為然。
表面上看,祖輩和父輩方法不同,實際上,祖輩是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植入到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經歷困難年代的祖輩,覺得生活就是人定勝天,自力更生。而年輕一代的父母講究科學,希望用現代的裝備和營養,高標準養育孩子,這種心理也是他們的人生態度,那就是為自己營造一種全面現代的生活方式。
所以祖輩要隔代將自己的思想行為基因遺傳給孫子,作為父輩的肯定會抵制。在很多父母的眼里,祖輩信奉自由生長,不必特別追求什么文藝特長,對花錢早教就更抗拒了。當孩子開始模仿和形成自己的想法時,祖輩的行為與思想模式就開始烙印在孩子心靈,有的孩子因此學會了省吃儉用,也有的學會了隨地吐痰,有的孩子學會自己洗衣服,也有的孩子學會了打牌打麻將。更多的孩子還會困惑于父輩和祖輩的不同說教,比如鞋子舊了是應該買新的還是該穿到破為止。
祖輩隔代給予小孩的,可能是正確的人生道理,卻未必適合時代。在當下的競爭年代,大膽提出個人主張,維護自己利益,不服從安排,個性化表達,外向型發展,重視交際勝于重視知識,這些對傳統思想來說都是無法接受,以至于不大可能傳遞到孩子身上。相反,祖輩飽經滄桑后,遺傳給小孩的更多會是保守、安穩、不張揚、積谷防饑的生活態度。
在不同的家庭中,隔代遺傳下來的可能各有千秋,沒有絕對好壞。但是老人因為年齡和輩分帶來的權威感,會一定程度壓抑小孩從父輩獲取更多的新鮮意識。如果祖輩不是與時俱進的那種,就更會給小孩教育拖后腿,這就是父輩最擔心的了。
下一篇:通過旅游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從小學會有擔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