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采訪專家:解放軍第八一醫院燒傷整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 張茂紅
乳腺癌綜合治療的依據為70年代國外學者Fisher提出的乳腺癌全身性疾病理論。他提出,乳腺癌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盲目擴大手術切除范圍并不能改變病人的預后。多年的臨床研究證實,各種乳腺癌手術術式,并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存率。然而是否采用放、化療等各種綜合治療手段,對乳腺癌預后的效果有明顯差別。以此為依據,手術治療配合放、化療等一系列治療逐漸成為乳腺癌的治療標準,于是乳腺癌的治療開始進入綜合治療階段。
根據Fisher的理論,乳腺癌的手術范圍逐漸縮小,其方法的發展逐漸由“乳腺根治術/乳腺癌擴大根治術”發展成為“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繼而發展為“乳腺癌保乳術”。
目前,全球對早期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已達成共識。此外,局部晚期乳腺癌和轉移性乳腺癌,綜合治療也可以延長生存期和改善癥狀。
另外,乳癌的化療由“最大耐受劑量的治療”已過度至“最低有效劑量的治療”。內分泌治療則可使雌、孕激素受體陽性的病人從中獲益,而且藥物已經由經典的雌激素拮抗劑過渡到芳香化酶抑制劑,其服藥時機及療程也有明顯的針對性。放療也由原來的中晚期或復發患者的輔助治療手段,逐漸過渡到中早期積極參與,以期達到減少局部復發為目的治療。
根據各個治療手段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意義,醫生們正致力于為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現階段乳腺癌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也有一套基本流程:
門診懷疑乳腺癌→入院行穿刺或手術活檢,明確診乳腺癌→根據穿刺或活檢病理、免疫組化確定患者腫瘤類型,各類影像學檢查評估患者腫瘤分期,并評估手術風險(如是否可以保乳,是否需淋巴結清掃),必要時術前新輔助化療爭取手術治療或達到保乳目的→手術治療(保乳或改良根治術)明確腫物大小、確定患者分期,同時此階段可I期行乳房再造術→術后病理及免疫組化再次確定腫瘤類型→術后評估并制定化療方案,并實行化療→放療評估是否需放療→內分泌治療評估是否需內分泌治療。其間術后可穿插或序列進行分子靶向治療→術后2年左右可行II期乳房再造術。終身定期復查,根據腫瘤轉移、復發與否確定治療手段。李侃 整理
下一篇:維生素D對抑制乳腺癌確有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為什么會出現陣陣腹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