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這是我第二次懷孕,距離上次意外6個月。
這次懷孕前我做了各種準備,西醫治療,中醫調理,日常飲食,鍛煉……事無巨細。可以說,這一年我只做了一件事,懷孕。
整個孕期我過得很順利。有孕吐,但在可接受的范圍。咳嗽過一次,持續1個月。其余的日子就在波瀾不驚中度過。特別轉到產科后,所有的檢查都是一次通過。體重控制也在20斤范圍內。心中一直在感謝動動,沒有讓我經歷太多的曲折。也或許,這一次是上天對我的憐憫。
上班到38周,在家待產1周,27號晚飯后,和同事電話的過程中見紅了。那一刻,我很激動。因為快要見到動動了。通知老公去醫院等我,叫上爸媽,拖著行李箱奔急診。
急診檢查,醫生診斷胎膜早破,見紅,馬上收入院。開始我以為就是去產前病房,沒想到護工直接把我拖去待產區。去年我是被平車推進來的,這次,我坐著進來了。總算看清這里是什么樣子。
被安置在待2床,因為破水,只能平躺。初期沒什么感覺,但周圍人的呻吟,尖叫還是讓我有些緊張。接近11點半,開始有痛經的感覺。我知道,艱難時刻開始了。打開宮縮記錄器,5分鐘一次宮縮,每次持續40秒。一切都像教科書寫的那樣。熬了1個多小時,內檢,無數人告訴我,很難受!第一次很緊張,還好碰到一個熟練護士,沒有想象中的痛苦。但結論讓我失望,沒開宮口。這一夜就在看似規律的宮縮中度過,內檢了三次,結論都一樣。
28號早上查房,內檢醫生忽然問我,你確認破水了么?我還摸到一個水囊?再次檢查,原來只是高位破水,稍后還得人工破水。等了大約1小時,醫生讓我通知家屬進來收東西,護士把我扶到產房。又是1年前我睡的那個房間,一切都那么巧合。破水的過程很簡單,相當于一次內檢。醫生說,你開了2指多哦。這速度讓我看到了順產的希望,趕緊告訴醫生我要打無痛。
大約上午10點打上無痛,那一刻感覺世界安靜了。定期查看胎檢,但結果很不理想。宮縮不夠密集。我問護士能否掛催產素?得到肯定答復。
上催產前,老公喂我早餐。其實沒什么胃口,只是告訴自己,必須保持體力。催產的效果很明顯,很快我就到了1分鐘1次宮縮。滿心期待內檢,結果卻讓我再次失望。宮口開3指,宮頸腫了。更讓人不安的是,出現早減。宮縮開始,胎心降到80。馬上吸氧,打軟化宮頸的針。前后經歷了3輪早減,打了2次軟化針。內檢結果仍然停留在3指。
為了加快開宮口,拔了胎檢,下床坐板凳。其實坐板凳后宮縮疼痛反而沒那么強烈。我居然還撐著吃了頓午飯。
挨到下午,宮口照舊,老公開始著急。我們商量轉剖。醫生卻不這么認為,一再教育我們不能以一個固定時間計算產程。甚至告訴我,前一夜,因為沒有開宮口,全是無限產程。現在只要宮口有變化,就可以堅持。好吧,我等。1分鐘1次的陣痛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個頭。每次宮縮到來,抱著石頭般的肚子翻滾,但不敢喊叫。
又等到下午醫生交接班。又是內檢。主任查房,聽到他們在討論早減。5分鐘后,主任跟我們談話,大意是宮口沒變化,宮頸腫,早減。這樣的條件不再適合順產,是否同意手術。幾乎沒有考慮,我馬上答應了。
護士幫我停了催產素,宮縮一下子降到5分鐘一次。然后聽到護士緊急訂手術臺,安排產后病房,簽一堆知情同意書,術前準備。老公也開始收拾行李。那一刻,我只希望動動能夠健康的來到這個世界,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晚上6點多,我被推進手術室。麻醉醫生談話后,家屬就只能在手術室外等候。進手術間的那條路很長,感覺總也走不到頭。麻醉醫生為緩解我的緊張情緒,一直和我聊天。聊大學,聊做醫生的辛苦,聊因為我臨時轉手術,他們還在被其他家屬投訴……
之后就是加麻藥,背脊一陣冰涼,宮縮的疼痛消失了。靜靜等待那躲不過的一刀。隨著不斷地開門,關門。主刀醫生來了,對于他,這只是重復了千百次的剖宮產手術。對于我,是五味陳雜,各種情緒涌上心頭。不等我理清思緒,一陣刺痛將我拉回現實。我大聲叫,很疼!然后整個人就痙攣了。麻醉醫生第一時間沖過來把我按住。一直叫我名字,告訴我這個時候不能動,必須把寶寶取出來才可以加麻醉。不然寶寶會窒息。人的意志力真的很強大。這句話就像一劑最猛烈的麻藥。我整個人都安靜了。最悲劇的是,這個時候投訴的家屬又通過護士打電話進來,主刀醫生一直在解釋目前的手術多么緊急……我連哀怨的力氣都沒了。還好醫生果斷掛了這個電話,繼續按壓肚子。能感覺到醫生上下擠壓肚子,然后一下子有什么東西抽離。其實,我沒聽清動動的第一句啼哭,只看到護士抱著一個小人去旁邊清理。麻醉醫生馬上加藥,片刻,我才真切地聽到動動明亮的啼哭。醫生說,快記住時間,20點49分!這一刻,我終于做了媽媽!手術還在繼續,醫生說會有撕扯的感覺,但我完全感受不到。我一直在看動動,看他蹬腿,哭,做評分……
10分鐘后,動動被抱到我身邊,護士問我男孩女孩。雖然我已經知道很久,但那一刻還是覺得很激動。這26小時的煎熬以及剛才那杯具的一刀都是值得的。
5月28日,我做了媽媽。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我們的家庭變得更加完整。這一天,我們仨一起經歷這場挑戰;這一夜,我們仨在醫院安靜度過。
本文選自新浪育兒博主winniesummer 點擊 閱讀原文
下一篇:分娩:必須動“剪刀”的3種情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妞在日本順產經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