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本報記者 王麗云
10月15日是第23屆“國際盲人節”。據統計,目前中國約有550萬盲人,占全世界盲人總數的18%,每年新增失明患者45萬人,這意味著幾乎每分鐘就會出現一例新的盲人。
數據表明,兒童失明在盲人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目前,全世界總共有150萬失明兒童,而其中30%~72%兒童的失明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三至七成的兒童失明可避免
一個兒童從小眼睛失明給他本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痛苦和負擔是不言而喻的。
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王谷珠介紹,所謂失明指的是視力低于0.05,走路必須依靠幫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世界有150萬盲童,其中三分之二(100萬)在亞洲和非洲,貧困是導致發展中國家兒童失明的根本原因。在貧困國家,各種感染、維生素A缺乏、麻疹和對眼睛有害的藥物是導致兒童失明的最主要原因。
專家指出,在發展中國家,30%~72%的兒童失明是可以避免的。
導致兒童失明的主要原因
據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療保健中心主任聶文英介紹,在美國,5歲以下兒童中主要致盲原因是先天性白內障,占所有病例的16%。其他重要原因為:視神經萎縮(12%)、弱視/斜視(1%~4%)、嬰兒性青光眼(0.01%)、皮質視覺缺陷和新生兒視網膜病變。
聶文英說,在中國,兒童失明的最主要原因還包括了缺乏維生素A、麻疹、新生兒結膜炎等。中國在建國之初到70年代末,沙眼曾經是導致兒童失明的頭號殺手。經過政府和民間的長期努力,到80年代初期,沙眼已經被白內障取代。
世界衛生組織設定2000年為消除由于維生素A缺乏而失明的目標年,不過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維生素A缺乏在2000年之后仍然是中國的一個公共衛生問題。
據了解,為了避免終身視力損害,早期發現兒童的眼病和視力問題,為有效治療提供最佳時機,美國兒科學會、美國兒科眼科和斜視協會、美國眼科學會、美國持證視軸矯正師學會和美國家庭醫生學會聯合推薦,在嬰兒出生時和嬰兒和兒童常規體檢時進行視力篩查。對于新生兒,特別要注意的眼部異常有: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和上瞼下垂。早產兒,以及有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母細胞瘤、代謝/遺傳疾病、發育/神經系統異常家族史的嬰兒具有發生眼部問題的高度危險,這些兒童需要及時轉給眼科專家進行眼部檢查。我國衛生部門和有關學會尚未提出嬰兒和兒童視力篩查的政策和建議,兒童視力篩查還沒有引起我國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的兒科和眼科醫務工作者應有的重視。
失明兒童死亡率更高
人數巨大的失明兒童帶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首先是失明兒童早期死亡率很高,大約百分之六十的失明兒童會在2到3年內死亡。第二,如果他們活下來,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來看,他們都將成為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負擔。
為什么失明兒童的死亡率會這么高呢?專家指出,首先,造成這些兒童失明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身體其他部分的疾病引起的,這些疾病可能導致他們的死亡。其次,在許多地方,這些失明兒童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所以他們經常會感染其他疾病,接受治療也很困難,有時候根本得不到治療。因此拯救失明兒童不僅是贏得他們重見光明的能力,而且更是挽回他們寶貴的生命。
準媽媽該注意什么
據聶文英主任介紹,婦女在懷孕期間受到一些病毒的感染或吃了一些有副作用的藥物,或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有可能給下一代造成嚴重的視力障礙。
孕婦在懷孕頭三個月內感染過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皰病毒等,就很容易引起胎兒發育異常,有可能引起胎兒先天性白內障、小眼球、小角膜、視神經萎縮、青光眼等,導致新生兒先天性失明,或有的視力低下,部分隨著年齡的發展而失明。在懷孕期間吸煙,胎兒可發生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缺損等眼部疾患而失明。孕婦飲酒或雙親嗜酒,會造成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血管異常等眼部疾病,部分導致新生兒先天性失明。
因此,準媽媽在懷孕前應接種預防麻疹和風疹的疫苗,孕期應注意加強營養,特別是對眼睛很重要的維生素A,還要避免吸煙飲酒。
哪些新生兒
需進行眼病篩查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自2002年10月起,開展了新生兒眼病篩查。聶文英介紹,有以下危險因素的新生兒兒應常規進行眼底檢查,并且持續在隨后的整個常規健康檢測的過程中。
1.未成熟兒(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足月小樣兒);
2.有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母細胞瘤、代謝性或遺傳性疾病家族史者;
3.發育遲緩或神經系統異常者;
4.患有與眼部異常有關的系統性疾病者(如宮內感染、出生缺陷、有關綜合征);
5.患新生兒疾病患者(如重度窒息、高膽紅素血癥、重度貧血等)。
數 據
我國目前有550萬盲人
我國曾在上世紀80年代進行過視力殘疾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視力殘疾患者近1300萬,其中盲約550萬,低視力約750萬。14歲以下兒童盲及低視力的主要病因為先天性遺傳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視網膜色素變性、白化病、視神經萎縮等。60歲以上老年人盲或低視力的主要病因為白內障。
我國每年會出現新盲人大約45萬,低視力135萬,即約每分鐘就會出現1個盲人,3個低視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國視力殘疾人數將為目前的4倍,即將達到5000余萬。
病 因
哪些原因會導致視力障礙
1.突然視力下降,外觀正常:病因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急性球后視神經炎、視神經脊髓炎、多發性硬化、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和糖尿病、白血病,眼底有大量出血時、閃輝性暗點、視網膜脫離、缺血性視乳頭病變、視乳頭網膜炎偽盲等。
2.視力很快下降,伴有眼部充血或感染:病因為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急性虹膜睫狀體炎、重癥機械性眼外傷、熱燒傷、化學燒傷、角膜炎、角膜潰瘍、眼內炎、全眼球炎等。
3.逐漸視力下降,無充血:病因為白內障、角膜變性、單純性青光眼、玻璃體混濁、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神經病、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早期視網膜母細胞瘤、早期脈絡膜黑色素瘤、近視眼、老視(老花眼)、弱視、偽盲等。
4.慢性視力下降,眼充血:病因為角膜炎、角膜潰瘍、慢性閉角性青光眼、眼外傷、慢性虹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眼內炎、結膜和角膜堿燒傷后期等。
對 策
減少失明 預防為主
專家指出,我國如能盡快消除可避免盲,則可以減少80%的失明人數。所謂可避免盲,指通過預防或治療,大多數眼病或眼傷的患者是不應該失明的。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療保健中心主任聶文英認為,我國根除可避免盲的關鍵,也是最經濟的辦法,還是預防為主。預防應從胎兒抓起,因為孕期與圍產期保健和兒童盲癥密切相關。老年人的眼病也應及早防治。我國老年視力殘疾患病率為7.78%,占人群中總視力殘疾患病率的68.44%,這表明老年人是視盲的高危人群。這與老人的一些錯誤認識有關,如許多老人認為要等到白內障成熟后才能做手術,其實早期治療白內障對維護視力非常重要。
下一篇:準媽咪如何來自測胎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吸煙“遺禍”女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