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導語:妊娠劇吐是發生于妊娠早期至16周之間、以惡心嘔吐頻繁為重要癥狀的一組癥候群,多見于年輕初孕婦,停經6周左右出現早孕反應,逐漸加重直至頻繁嘔吐不能進食,嘔吐物中有膽汁或咖啡樣物質。下面的文章將詳細介紹妊娠劇吐的知識。
妊娠后出現惡心嘔吐,頭暈厭食,或食入即吐者,稱妊娠劇吐,亦稱“惡阻”。有少數孕婦早孕反應嚴重,惡心嘔吐 頻繁,不能進食,以致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威脅其生命者,即可診斷為本病。
1.病因及發病機理
發生妊娠劇吐的主要機理是沖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常見的有脾胃虛弱,痰濕和肝火三種。
(1)脾胃虛弱受孕之后,經血不瀉,沖脈之氣較盛,沖脈隸屬于陽明,若脾胃素虛,沖氣上逆則可犯胃,胃氣虛則 失于和降,反隨沖氣上逆而作嘔惡。
(2)痰濕素體脾虛,脾虛不運,痰濕內生,沖氣挾痰濕上逆而致惡心嘔吐。
(3)肝火孕后陰血下注養胎,陰血不足,則肝氣偏旺,著平素肝旺或恚怒傷肝,則肝氣愈旺,肝之經脈挾胃,肝旺 傷胃,胃失和降而嘔惡。
現代醫學認為迄今確切病因不明,多認為妊娠劇吐與血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急劇上升有關;亦可能與大腦皮質和 皮質下中樞功能失調,以致丘腦下部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有關。
2.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①脾胃虛弱型。妊娠早期,惡心嘔吐不食,口淡或嘔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薄白而潤。
②痰濕型。妊娠后,惡心嘔吐,嘔吐痰涎,胸脘滿悶,舌苔白膩。
③肝火型。妊娠早期,惡心嘔吐,嘔吐酸水、苦水,胸悶脅脹,噯氣嘆息,頭脹而暈,煩渴口苦,舌淡紅,苔微黃。
(2)鑒別診斷該病的診斷要點為妊娠期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頭暈厭食,甚或食入即吐。需與早孕反應和妊娠合并 消化系統或神經系統疾病所引起的嘔吐相鑒別。早孕反應嘔吐輕微,一般僅是晨起嘔吐,且不影響孕婦及胎兒健康,妊娠3個月可自行好轉。
3.西醫治療
(1)較輕微妊娠劇吐維生素B1、B6、C口服并給鎮靜劑,魯米那0.03克,每日3次口服,或冬眠靈25毫 克,每12小時肌注。
(2)嚴重嘔吐或伴有脫水、酮尿癥時,均需住院治療。入院24小時禁食水,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1500毫升 ,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9%生理鹽水1000毫升,加入10%氯化鉀20毫升,維生素C300毫克、維生素 B6100毫克,每日1次靜脈滴注,維生素B1100毫克,每日1次肌注。合并有代謝性酸中毒者,根據CO2-CP水 平,靜脈補充碳酸氫鈉溶液。每日尿量至少應達1000毫升。病情好轉,尿酮轉陰后,可試給少量流食,并逐漸增加食量和 改進飲食。少數病例用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200毫克~3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500毫升,每日1次靜脈緩滴。
(3)經積極治療仍無效者,如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均應考慮終止妊娠:持續黃疸;持續出現蛋白尿;有多發性神經 炎及神經性體征者;體溫持續在38℃以上、臥床情況下心率在110次/分以上者;伴有較嚴重的精神癥狀者。
4.中醫治療
(1)脾胃虛弱型健脾和胃,降逆止嘔。香砂六君子湯:黨參20克 白術15克 茯苓15克 甘草10克 半夏 10克 陳皮15克 砂仁10克 生姜15克 木香5克 大棗10克。煎服法同前。
(2)痰濕型降逆豁痰止嘔。二陳湯加減:半夏10克 陳皮15克 茯苓15克 甘草10克 白術15克 砂仁 10克 生姜15克。煎服法同前。
(3)肝火型抑肝和胃,降逆止嘔。黃連溫膽湯加減:黃連10克 竹茹15克 枳殼10克 半夏10克 陳皮1 5克 茯苓15克甘草10克 酌加麥冬20克 黃芩20克 蘆根15克。煎服法同前。
5.輔助療法
(1)單方驗方
①木瓜1枚蜜100克,水煎服。
②半夏100克人參50克干姜50克,研末,用姜汁面糊制成丸劑,每次1丸,日服3次。
(2)飲食療法
①麥門冬粥:生麥門冬、白粳米、薏苡仁、 生地黃、生姜汁適量,加水煮粥,早晚服。
②山芋面、生山芋、苧麻根適量,洗凈研勻,加入面粉適量,和成疙瘩,加入蔥薤調好的湯內煮熟。
(3)針灸療法針足三里、中脘、陰陵泉、豐隆、幽門、內關、太沖、膻中、內庭等穴位。
6.預防與保健
①給予安慰和支持,解除其思想顧慮,保證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②指導進食方法。飲食應少量多餐,每2小時進少量清淡易消化食物。禁服油炸、高脂肪和味道過濃食品,牛奶亦不宜飲用。
下一篇:準媽媽必知的“保胎”那些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孕婦最好別戴首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