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網(wǎng)站!
問:我兒子現(xiàn)在2歲7個月,我們每次上班走的時候都要粘我們,不讓走,要跟我們一起,每次都跟他說,爸爸媽媽去上班,等下班就會回來陪你了,但是說什么都不行,每次就是哭,而且哭得很傷心,我們只好偷偷地走,現(xiàn)在他很聰明了,只要一看到我們拿包或穿鞋子,就開始前后跟著,爺爺奶奶哄不走,很困惑,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呢?謝謝了!
回復(fù):您所說的現(xiàn)象是孩子分離焦慮的一種表現(xiàn),這個時候的孩子開始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父母并理解這個世界。
首先,孩子開始有針對性地粘人,也就說,孩子開始對那些長期生活在一起,和他交往密切的人產(chǎn)生情感,在親子互動中孩子逐步感受到親近和距離的情感意義。這份細膩的情感體驗對于幼兒來說不是通過語言能夠表達,而更多是通過肢體接觸、表情動作和語氣語調(diào)來傳遞。
其次,正確解釋孩子的哭泣。哭泣是很多父母和老人都不希望看到的,我們常常認為,哭泣是孩子受委屈的表現(xiàn),而且順理成章地認為哭的程度和孩子受傷害的程度相關(guān)。其實,孩子哭泣是表達情緒、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因為,哭泣對孩子疏解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父母也不必及時制止孩子的哭泣,更沒有必要用允諾的方式去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如答應(yīng)買東西、延長看電視時間等。這樣很容易使孩子學(xué)會用哭泣和眼淚來"要挾"成人,不利于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
再次,孩子目前表達情感主要是用哭的方式,帶有負面的情緒都會用簡單的哭來表達,不舍和思念也被情感表達不豐富的孩子歸入哭的行列。父母可以逐步訓(xùn)練孩子表達情感的方式。如利用門和孩子做分別和見面的游戲,俗稱“躲貓貓”。如“媽媽出門了,寶寶和媽媽說再見。”幾秒鐘后突然打開門高興地擁抱孩子,孩子會享受在和媽媽的游戲之中;也可以在周末的時候父母出門買菜,主動和孩子說再見,告訴孩子媽媽買菜去了,馬上就回來,讓孩子幫忙拿籃子、拿鞋、開門、媽媽擁抱孩子說再見、關(guān)門等一系列動作,菜買回來了,可以敲門,讓孩子和媽媽隔門對話,請孩子開關(guān)門。這樣的練習容易使孩子建立起分離相聚的感受,降低焦慮感。到了父母上班的時候不要過分渲染孩子在家要聽話,爸爸媽媽上班的分別感,可以用輕松的高亢的語言請孩子幫忙拿鞋、拿包(父母本身不要過分緊張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是個精靈,他能從父母以及家庭氛圍的細微變化處感受到將會發(fā)生什么),然后坦然地和孩子擁抱說再見,上班。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可以在出門前把孩子摟在懷中抱一抱,告訴孩子下班就回來,等著媽媽敲門幫媽媽開門,然后堅決離去。這樣對孩子不會造成什么心理傷害。 南師大 殷飛
下一篇:關(guān)注女兒的幼年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正確教會孩子學(xué)說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