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國外,曾經有心理學家對智商同為130的百名13歲中學生進行為期40年的追蹤研究,結果其中約50%的人獲得了很大的社會成功,而另一半的人卻無突出表現。
為什么同樣擁有高智商,而后來的發展會如此懸殊?除了各種主客觀的原因,研究者發現,善于理解他人的內心情感,有很好的移情能力是這50%的中學生最終獲得社會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他們更愿意幫助他人,有更好的人際關系。
移情是一種心理能力
善于與人情感共鳴,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移情”。這種感同身受的情緒情感體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情感。移情是一種心理能力,也是一種心理過程。移情對孩子的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能力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其主要作用是:
其一,移情能力可使孩子加深自我了解,提高他們的社會理解力,使孩子具有更強的情感反應力,更有同情心,這些都會使孩子表現出更多的對他人他事的關懷言行。
其二,移情能減少孩子用口頭或肢體行為對他人的攻擊和侵犯等反社會行為的發生。
其三,移情可以強化孩子的人際交流技能,增強他們的認知、情感和人際交往能力。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移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孩子將來的社會適應和事業成功。
家庭是影響孩子移情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除了孩子自身的認知和情感體驗能力以外,家庭是影響孩子移情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父母越威嚴、母親懲罰性的行為越多、父親拒絕孩子的行為越多,孩子對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動物所表現出來的移情速度就越緩慢。這說明了父母過分嚴厲,可能會降低孩子移情反應的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觀察到,對嚴厲的父母,孩子通常會敬而遠之。這提示我們:父母的民主與溫情能促進孩子的同情心發展,增強其移情能力。研究表明,家庭成員的情緒表露,家庭的社會交往機會,父母鼓勵孩子情緒表達的教養方式,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在某種程度上會強化孩子的移情反應。
2歲左右孩子的行為自控能力還不夠強,移情持續時間大多比較短。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和移情有關的游戲,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移情的教育。
父母該做什么?
1.注重親子間情感的交流。
孩子是通過觀察大人的行為,學習和獲得情緒情感體驗的。通過父母的情感表達和自己對這些情感的體驗,他們獲得了對情感的最初認知。因此,父母勇于而且善于在孩子面前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僅能幫助孩子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也能幫他們獲得對情緒情感的正確認識。
親子間的情感交流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共同討論對故事人物的感受,玩角色扮演的家庭游戲,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各個角色的內心情感,幫助孩子逐步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感受。
2.設計有趣的游戲,讓孩子進行表情識別。
為了增強孩子對情緒情感的確認能力,父母最好多給予孩子辨別他人表情的機會。和孩子一起玩“畫臉譜”的游戲,把畫有不同表情的臉譜戴在臉上,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把不同的臉譜與不同情緒狀態進行配對。
要求孩子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什么樣的情感。根據不同的情感體驗,說一說自己的心理感受,可以讓孩子嘗試用友好的或嚴肅的或不高興的聲音來描述不同的感情和感受。
3.利用日常生活情景,強化孩子情感體驗。
盡量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自然發生的情景,譬如去看望生病的朋友,參加生日會等等,讓孩子較真切地體驗移情。
讓孩子互相交談,互相體驗,互相理解,由此自然延伸、強化孩子的情感體驗;還可以讓孩子通過照顧家里的寵物或植物,照顧比他們更無助的人和事,來學會關心和移情。
4.讓孩子利用替代想象感受移情。
替代想象,指在特定情境中,在感受了一定的情緒體驗之后,想象自己處于別人位置時的感受。如,讓孩子想象把小朋友浩浩推倒了,浩浩會不會哭?浩浩哭了以后,該怎樣向他賠禮道歉和安慰他等等。其關鍵是讓孩子體會其他人的心情。
5.幫助孩子融入集體。
孩子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會真切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他人的情感變化。孩子正是在與他人一起玩耍和交談中,甚至在爭吵或打架的過程中學會怎樣考慮他人的意見,怎樣理解和尊重他人,而這又將進一步促進其移情能力的提高。
6.講故事,魔力無窮
還有一個最簡單,效果最顯著的培養移情能力的方法——就是講故事。
給孩子提供移情素材。按故事情節、內容中的各種角色的不同處境,讓孩子憑著自己的想象力來理解相應的感情。聞名世界的安徒生童話便是最好的故事材料。在安徒生童話作品中,美麗善良的美人魚、艾麗莎、可愛的丑小鴨、拇指姑娘等,都是關心別人、助人為樂、充滿愛心的形象,這些形象能為孩子所理解,對孩子有著很大的感染作用,能促使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良好的行為表現,使他們從小有一顆善良美麗的心靈。
讓孩子閱讀欣賞優美、動人的優秀童話作品,不僅能陶冶他們的情操,而且是從小培養他們移情能力的重要途徑。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學前期是孩子接受移情教育,形成移情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爸爸媽媽要抓住生活中的場景,讓孩子有更多的移情體驗。
文/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 周念麗
下一篇:寶寶志育培養看奧巴馬怎么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兵法十二 借梯而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