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韓國一位女性作家,有感于韓國國內日趨嚴重的溺愛孩子的現象,呼吁媽媽用“獅子型育兒法”來完善親子教育。
何謂“獅子型育兒法”
森林中百般險惡,連被譽為“森林之王”的獅子也不敢輕忽怠慢。剛出生不久的幼獅經常會被公獅推到石巖下,讓幼獅從跌倒的困境中想辦法掙脫找到爬上來的路。公獅或母獅即使看見幼獅遇到困難都只遠觀而不干涉,只在面臨生命危險時才伸出援手。
所謂“獅子型育兒法”就是像獅子在教育幼獅時所使用的“讓孩子面對現實,從逆境中找出解決辦法”的一種教育態度。
獅子型育兒7法
以“安全距離”來守護孩子 許多媽媽常督促孩子做好每件事或干涉他的做法,孩子本身的思考能力不僅會下降,甚至事情沒處理好還可能怪罪父母“沒事先交待好”!
學學獅子,把孩子適時推到“第一線”,讓他們直接去體會“發生了什么事”、“該怎么去解決”,孩子需要在父母的信賴下成長發展,但在孩子需要被保護或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該給他幫助。站在“安全距離”處守護孩子,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自主獨立性。
用間接的語言方式表達“贊美”和“責備” 贊美和責備所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會深刻影響孩子的內心。如孩子表現優異時,與其夸獎“好棒”,不如真誠地說“你真的做到了,爸爸媽媽好高興啊”;或責罵時,與其罵道“不對!不行”,不如間接而明確地指正“你這么做會如何如何”。不論贊美或責備都應避免直接針對孩子的人格。
堅持“不行”的原則 如果平常父母對“對與錯”或“可與否”的態度總是曖昧不明,即使確立“家規”也無法堅持原則,就會造成孩子敢“以身試法”來挑戰父母的堅持底限。此外,對于規定,很多父母偶爾會“放水”給予彈性變更,這實際上只會養成孩子投機的心理。
教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及早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存在,不要因孩子可愛、年紀小或是獨子就無條件寵溺,造成孩子日后行為上的各種偏差。父母要注意做好榜樣,日常生活中尊敬長輩、遵守公共秩序、對他人禮讓親切……孩子不僅在看,也在學。
對孩子說話要坦白 不少家長不把自己內心的事與孩子分享,或在子女面前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失誤等。這樣,當父母出現一點錯誤時,孩子便會感到很失望。
孩子只要會說話就有理解能力,父母說出自己的心事,犯了錯誤就坦然道歉,孩子將學會更體諒父母,同時也學會了傾聽,不易出現代溝。
讓孩子盡情地玩 現在的孩子們,大部分的童年都是在“補習班”或“才藝班”中度過的,比大人還要忙碌。一個小孩子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玩,趁腦部發育還沒有停滯、可塑性還很大之前,盡量給孩子更多的玩樂時間,讓他發揮想象力,比填鴨式的學習更能增進腦部發育。
自己發現的有趣嘗試,與別人告訴你的既定知識,前者造就的是發明家,后者只是產出很有辦法考試的好學生。玩得盡興,精神越好,身體也越健康。
教育觀念要自主 許多父母連孩子用哪種教輔書都要打聽別人再來做決定,沒有自己的觀念。孩子的學習如何安排,教育環境如何選擇等等,父母都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實施,而不是人云亦云。這就需要父母首先要多花些心思了解孩子,給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具有自主性的教育觀念。
下一篇:滿足孩子的感官需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常看電視,為啥不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