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7. 解決問題
目 的
培養(yǎng)寶寶的探索能力。
準 備
在一塊硬紙板上挖一個方形的洞。把兩塊長短不同的方形積木系在繩子的兩端,在短積木的兩個面上貼上小轎車的圖片,在長積木的兩個面上貼上大巴士的圖片。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給寶寶一套操作玩具,讓他充分擺弄后自己發(fā)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2) 有的寶寶會把積木往洞里塞,對準了就能塞進去,否則就進不去;有的寶寶會讓積木橫著入洞,發(fā)現怎么也進不去。能塞進去積木的寶寶要給予表揚,鼓勵他再塞進第二塊。
(3) 對于不知如何玩的寶寶,媽媽可引導他觀察積木上的汽車,告訴寶寶:“大汽車、小汽車都要過這個洞洞,寶寶幫幫它們好嗎?”
建 議
(1) 家長要有耐心,給予寶寶足夠的擺弄時間。
(2) 把繩子纏繞在積木上,讓寶寶試試積木能否進洞,想想不能又怎么辦?
(3) 在家中給寶寶提供長竹竿,讓寶寶手拿竹竿從一間房進入另一間房。家長觀察寶寶如何出入房間。
18. 抓小魚
目 的
(1) 讓寶寶認識魚。
(2) 鼓勵寶寶去抓會移動的東西。
準 備
在活動室內放置幾個較大的盆,盆里放著一些塑料小魚、小蝦、小球或小活魚,小桶、瓶若干,字卡“魚”。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引導寶寶觀察盆里的東西,寶寶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玩,有的寶寶會把水面漂浮的塑料小魚、小蝦、小球等撿起來,膽子大一點兒的寶寶會試著去碰碰魚。
(2) 媽媽可抓起一條魚,用興奮的情緒感染寶寶,鼓勵寶寶去摸一摸、抓一抓水里的小魚,引導寶寶把撿起來的東西放到小桶里。
(3) 識字:魚。
建 議
(1) 寶寶在抓小魚時,家長要引導他看準了再去抓。如果寶寶抓時有困難,家長可用手限制魚的活動范圍,然后鼓勵寶寶去抓。
(2) 家長經常將一些金魚、泥鰍、蝌蚪等,放入魚缸內,供寶寶觀察,并鼓勵寶寶去摸一摸,抓一抓。
19. 小蜜蜂
目 的
讓寶寶認識并指認蜜蜂,會發(fā)“嗡”的音。
準 備
畫有蜜蜂和花朵的圖片。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讓寶寶聽兒歌《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飛來飛去勤做工。”然后觀看圖片,認識蜜蜂。
(2) 媽媽反復提問:“寶寶,蜜蜂在哪里?”讓寶寶指認蜜蜂。
(3) 媽媽可教寶寶兩臂抬起當做翅膀,轉圈學蜜蜂飛。
(4) 重點教寶寶發(fā)“嗡嗡嗡”的音。
20. 認識大象
目 的
讓寶寶認識大象,會指認大象各部位的名稱。
準 備
大象圖片,字卡“大象”。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讓寶寶聽兒歌《大象》:“頭上長扇子,臉上掛鉤子,身體高又大,大腿像柱子?!苯o寶寶看圖片,邊教兒歌邊指認大象。
(2) 媽媽邊說邊把著寶寶的手去指認大象的各部位,說名稱。
(3) 讓寶寶聽口令指認。
(4) 識字:大象。
建 議
(1) 家長可根據謎語并結合圖片,讓寶寶指認大象身體各部位的名稱,說到哪個部位,寶寶就可以做動作表演出來。
(2) 家長和寶寶做拍手游戲。例如,家長說:“寶寶、寶寶我問你,大象的耳朵在哪里?”寶寶能夠指出耳朵的部位就可以了。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下一篇:不要忽視孩子的“第一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卡爾·威特的智能開發(fā)八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