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情緒表達的方式是影響人際關系很重要的一個砝碼。學會恰當地表達情緒,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與周圍人群和環境一起和諧地走向未來。那么,怎樣才能讓寶寶從小就學會理解他人情緒,并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解讀情緒的奇妙功用
情緒傳遞著語言之外的微妙信息,并非我們慣常所理解的,僅僅是一時的沖動,或者帶有太多負面的色彩。實際上,即便是生氣、悲傷和恐懼這些消極情緒,也有激發適應性行為,確保種族延續的作用,是人類適應能力的一種體現。
仰賴情緒,人類彼此互相影響,互相適應,因此,情緒是社會互動的核心。一個不能確切讀懂他人情緒或者表達自身情緒的人,他就沒法很好地適應他周圍的環境。因此,只有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情緒、適當地調節情緒,他將來才能掌握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人際交往本領。
需要了解的情緒因果關系
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的方式回應他人情緒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展缺陷。比如,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就常常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
從半歲開始,寶寶已經能夠分辨各種表情,不過他并不能明確地區分這些表情所表達的真實情緒。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他對情緒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并且開始理解這些情緒背后的原因:比如某人有某個表情,可能就是某人不高興了,難過了,開心了等等。不過他可能難以理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情緒,比如,當媽媽對他說“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你再這樣我就要懲罰你了”的時候,他就會比較難以理解媽媽的這種行為,覺得媽媽的這種互相矛盾的情緒不可思議。
從寶寶半歲開始至學齡前這個階段,媽媽需要幫助寶寶理解有關情緒的一些要素:
1.不管是誰,每個人都會有情緒。
2.情緒的產生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不高興了,是因為小朋友搶了他的玩具。
3.情緒傳遞著一個人的某些感受。比如小弟弟哭了,他是以哭來告訴大家,他很難過。
4.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多樣的,高興可以哭,難過也可以哭。
5.別人的情緒表達可能跟我不一樣,丁丁生氣會哭,豆豆生氣會叫喚,妞妞生氣會摔東西,我生氣則會跺腳……所有這些都是在表達生氣這個情緒。
6.我可以通過做一些事情來改變自己或別人的感受。比如小弟弟難過了,我可以給他玩一會兒我的玩具,讓他高興起來。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學習進行時 無處不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血型寶寶的早教攻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