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建立互相信任的親子關系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和家長之間不僅能夠建立起一種健康的依賴關系,還能幫助孩子建立信任、自尊和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隨著時間的積累,當孩子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夠遵守諾言時,這種互相信任的親子關系就會形成。在我們家有一條規定,就是孩子下樓梯時必須空著手,不能拿任何東西。在我的女兒昆西十五個月大時,我丈夫對她說:“昆西,你要知道這個規矩:在你下樓梯的時候,手里不能拿任何東西。你可以把要拿的玩具放回自己的房間,也可以把它交給我,等你下樓后我會再把它還給你。”因為我丈夫總會信守承諾,幫她拿玩具下樓,所以女兒每次都會把玩具交給他。女兒慢慢理解到爸爸是可以信任的——他一定會把玩具還給我。我也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并且得到了她同樣的信任。有很多次當昆西快走下樓梯時,我都在想:“如果我現在把玩具給昆西,她肯定會把玩具帶到餐桌上(我們家還有一條規矩是玩具不能放到餐桌上),我還得再把玩具要過來,我真的不想面對這樣的麻煩。”然而,我實在是不想輕易破壞我們之間已經建立起來的信任關系,所以在走下樓梯后,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即使昆西已經完全忘記了要拿回玩具這件事,我們還是會在樓梯口把玩具還給她。正是因為這種信任,昆西現在非常聽我們的話。
互動還意味著彼此的合作性交流。換句話說,也就是當孩子發出信息時,你要能夠明白并給予回應。建立一種良好的交流方式會讓你和孩子都受益良多,而這種響應關系的培養應該始于嬰兒時期。當寶貝對你微笑時,你應該及時回應給她笑容,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己被關注并能得到回應,這能讓她感到自己與父母息息相關。當孩子剛開始牙牙學語時,只能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家長要停下來傾聽孩子的聲音并給予回應,建立一種彼此可以理解的對話方式。更重要的是,作為家長,你給寶貝傳遞了這樣的信息,那就是“我看到你了,我正在傾聽你的想法,我關注你想表達的每一句話”。
對歸屬感、理解、意義和人際聯系的需求激發了人類的各種行為。在《積極的訓練:三歲之前》一書中,作者寫道,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尋求和他人的聯系。我們也知道,那些和父母、家庭、團體有著良好關系的孩子出現行為異常的可能性較小。當孩子們的感覺良好時,就會表現良好。當他們感覺到自己被愛、受到鼓勵和尊重的時候,他們就更容易與人合作,更富于愛心并尊重他人。
下一篇:要給寶寶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掌握正確方法轉移寶寶注意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