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這個暑假,下沙不少家庭,組成一個個小圈子,將幾家孩子集中起來,由每家大人輪流照看。
這些父母為什么喜歡“拼養(yǎng)”?“拼養(yǎng)”能給孩子帶來什么?“拼養(yǎng)”有什么利弊?
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訪了幾家“拼養(yǎng)”孩子的家庭,并采訪了有關(guān)心理專家和律師。
樣本一
“拼養(yǎng)”讓父母省事不少
多多的父母都不是新潮的人,不過因為多多,他們在“拼養(yǎng)”上新潮了一把。
多多5歲,家在大北社區(qū),同社區(qū)里的泡泡也5歲。
于是,兩個小孩的“拼養(yǎng)”就顯得順理成章了。多多媽從暑假一開始就將她天天送到泡泡家。
“幼兒園放假,孩子沒地方去,‘拼養(yǎng)’解決了這個難題。選擇同個小區(qū)是為了方便,孩子抱來抱去,都不用出小區(qū),省了很多時間。”多多媽說,也有住其他小區(qū)的父母想和她“拼養(yǎng)”孩子,但去一趟要走上20分鐘,麻煩。
泡泡媽是小學教師,暑假在家照顧孩子,她說:“多多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不少歡樂。兩個孩子同歲,玩起來比較合拍,偶爾小小地吵一架,會很快和解。”
樣本二
“拼養(yǎng)”讓孩子發(fā)生變化
貝貝,一個甜美可愛的女童,6周歲,家住大北社區(qū)。暑假里,她幾乎每天都會迎來一個叫小寶的小男孩。
小寶4歲,父母要上班,白天就把他 “托付”給貝貝媽,貝貝媽在家專職照顧貝貝。
“我們兩家本來就熟,以前常帶小寶去找貝貝玩,兩人早就是好朋友了。”小寶媽說。
過去20天里,除了周末和家人團聚,其他日子,小寶白天都和貝貝在一起。貝貝畫畫,小寶會在一邊看,或者干脆也拿起筆,學著畫。
小寶媽發(fā)現(xiàn),小寶在貝貝的影響下,有了變化。“小寶現(xiàn)在吃飯吃得有板有眼,學貝貝的樣子,吃飯時間一到,就早早坐好,還會自己動手吃。以前吃飯很不正經(jīng),吃一頓要一個小時。”
貝貝則因為有了個“弟弟”,慢慢形成了幫助和關(guān)心他人的習慣。
現(xiàn)在,兩人感情好得不得了。
樣本三
孩子有了玩伴和吵架對手
玲玲6歲,樂樂5歲,家都住高教社區(qū),也“拼養(yǎng)”在了一起。
在樂樂家,玲玲正看電視,很入神,樂樂想一起玩玩具車,就把電視關(guān)了。玲玲很生氣,兩人爭了起來。
眼看一場戰(zhàn)爭就要爆發(fā)。樂樂媽在旁,沒有上前勸架,靜觀其變。
玲玲說:“我們背唐詩比賽吧,誰贏了就聽誰的。”樂樂應(yīng)和:“比就比,我一定贏!”
兩人開始背詩歌,你背你的,我背我的。背到后來,兩人哈哈大笑。
玲玲媽事后知道了,說:“小孩吵起來,我在的話,會馬上阻止,教育她們不要因為小事爭吵。”
而樂樂媽認為,孩子爭吵是正常的,應(yīng)該讓她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家長如果管太多,可能會破壞孩子解決問題的一個機會,遏制孩子溝通能力的養(yǎng)成。
專家說法
●心理專家:
“拼養(yǎng)”有益能力培養(yǎng),但3歲以下不宜
有心理專家認為,“拼養(yǎng)”有益于孩子的能力培養(yǎng)和性格塑造,但3歲以下的孩子不宜“拼養(yǎng)”。
杭州師范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的李梅老師說,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鄰里又相互隔絕,“拼養(yǎng)”可以彌補這代孩子沒有兄弟姐妹的遺憾。利用孩子與同伴的群體互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與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對性格養(yǎng)成也有好處。
“不過,在‘拼養(yǎng)’中要注重公平,家長不能有偏心,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則去約束他們。另外,‘拼養(yǎng)’的孩子年齡不宜過小,最好不要小于3歲,太小的孩子去別人家,心理不適應(yīng)陌生環(huán)境,他們最需要安全感。”
●律師:
“拼養(yǎng)”也有風險,建議先簽協(xié)議書
“拼養(yǎng)”,有時會有意外發(fā)生,該怎么處理呢?
浙江海浩律師事務(wù)所李慧律師說,“拼養(yǎng)”的風險,主要是“拼養(yǎng)”過程中因家長疏忽導(dǎo)致孩子受到傷害,如意外受傷、孩子打架等。
李律師提醒,在“拼養(yǎng)”過程中,被監(jiān)護人(孩子)侵害他人的,由監(jiān)護人(通常為家長)承擔責任,但被委托人(受托的家長)有過錯的,承擔連帶責任;同理,如果孩子受到侵害,由直接侵害人承擔責任,被委托人在有過錯情形下,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在“拼養(yǎng)”前,家長可以考慮簽一份“拼養(yǎng)”協(xié)議書。
下一篇:容忍“怕生”寶寶才能更自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告訴孩子耐心是一種美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